工行:比汇丰赚得还多
业内人士认为,去年盈利领先工行的其他几大银行,由于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导致业绩下滑,此消彼长的结果,工行才能在中期胜出。
对此,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上半场的暂时领先”,不过,对于未来,姜建清依然充满信心地表示,要与汇丰争盈利“金牌”;工行行长杨凯生也表示,工行“已基本上摸索到了可持续增长的路子”,即调整收入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多元化。
宏观调控之下,工行能取得如此优异业绩,姜建清表述主要源于三点:首先是中国经济的大环境,其次是工行各项业务发展迅猛,再就是成本控制很好。他说,“工行2008年上半年的成本收入比为28.46%,比去年同期的31.43%下降了2.97个百分点。这是同业最低的。”
在市场较为关注的小企业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控制上,工行表现稳健。姜建清说,今年上半年,小企业贷款发放了300个亿,增速达到10%以上,虽然其不良率从0.78%上升到了0.99%,但是小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上浮16.5%以后,达到8.29%,“收益完全能够覆盖风险”。
在房地产信贷方面,姜建清认为“风险基本可控”。据悉,工行的开发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其不良率分别从年初的2.12%、0.78%下降到了1.84%、0.74%。
对于下半年,姜建清表述为要确保“信贷资产平稳增长,提高投资收益,非利息收入持续增长”。业内人士据此分析认为,基于去年领先工行的几大国际银行短时间内还难以摆脱次贷危机的困扰,2008年的全球银行盈利冠军工行是志在必得。
调整收入结构其实是工行战略转型的重点之一,就是突出中间业务的收入占比。半年报显示,2008年上半年工行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244.8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48.03%。
中间业务收入越来越成为工行重要的收入来源。据悉,上半年工行代理个人基金业务收入是下降的,但各类理财产品销售额达11582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23%,资产托管业务收入增幅高达186%,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幅达106%。
杨凯生表示,资本市场调整,工行中间业务收入势头依然强劲,“主要得益于业务创新和强大的营销网络,这其中包括众多的物理网点和电子银行。”据悉,截至2008 年6 月末,工行营业网点超过1.6万个,在上市银行中网点最多。
下半年,工行表示要依托强大的客户基础、网络优势和创新能力,巩固结算、代理等传统中间业务优势,推动理财、托管、年金、电子银行等新兴中间业务的发展。
今年资本市场的不景气,导致股市资金回流银行,并且银行存款呈现出定期化趋势,各家银行的平均付息率均有所抬升,工行也不例外。
无疑,这种趋势会带来净利息差的缩小,给下半年的净利息收入带来隐患。
对此,工行力求以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应对。在工行半年报里,投资收益14.27 亿元中,就有来自对标准银行的联营企业投资收益9.61 亿元。
在8月21日工行的中期业绩新闻发布会上,姜建清用了相当时间阐述工行的国际化经营思路。他说,工行入股的南非标准银行和澳门诚兴银行半年报已经出来,工行的投资回报率分别达到8.74%、6.62%,“这远远高于工行目前非重组债券3.83%的收益水平”。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银行对海外机构的众多投资中,像工行这样能够获取现实收益的还并不多。
据悉,海外投资将是今后工行资产结构转型的重要一环,“新近获批的纽约分行,不仅仅具有结算、资金清算方面的功能,更要在外汇投资方面发挥作用。”姜建清表示。
- 工行VS 招行:明争暗斗海外市场 | 2008-08-18
- 工行未来盈利能力可期 | 2008-08-18
- 工行10年等来华尔街“有限开放” | 2008-08-18
- 工行盈利首次全球第一 必然还是偶然? | 2008-08-17
- 首个出海告捷样本:工行盈利5亿 | 200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