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贷款行业风险集中 谨慎推荐
07年3月29日日兴业银行发布2006年度业绩:公司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为136.5亿元和37.9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2%和54.1%。每股收益达到此为0.96元,每股净资产达到4.05元。
分析:
公司2006年度的盈利水平超过我们的预期。公司2006年的盈利水平超出我们在其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以创新砥砺市场之剑》中所做的预期,其中营业净收入较我们所预期的120.69亿元多15.8亿元,净利润较我们预计的30.09亿元多7.85亿元。与上年相比,公司2006年盈利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净营业收入的增长,但营业费用支出比重的降低和所得税赋的降低亦是其中原因。
利息业务收入的增长源于规模与利率的双重效应。公司净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利息业务净收入的增加。2006年公司利息业务净收入达到132.51亿元,较上年增长42.4%。其中贷款利息收入(不含贴现)占比利息收入的比重达到66.8%。贷款净利息收入的增加体现为规模与利差的双增长,2006年贷款平均规模增长181.25亿元;贷款平均利率增长103个基点,同期存款平均利率仅增加了9个基点,利差扩大了94个基点。
个人按揭和房地产贷款主导2006年的贷款规模增长。2006年公司将主要的贷款规模配置在了个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方面。该两部分贷款规模的增速均达到了100%以上。公司利用中大型银行对房地产贷款收缩之时,扩大在该行业贷款的市场份额。同期个人按揭贷款规模也呈爆发式的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在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配置是公司进行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选择,这一策略执行的结果改变了公司的贷款结构,使公司的信贷风险过度集中到房地产行业。
公司2006年实现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双降。公司2006年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下降了6.67亿元,考虑到公司2006年核销贷款9.9亿元,实际新增不良贷款3.23亿元。不良贷款率由于不良贷款新增数额较少、核销以及贷款规模扩张等原因,较上年下降了0.64%。至2006年公司累计计提一般准备36.27亿元,较2006年末贷款规模还有约14亿元的缺口,预计2007年可完全弥补,其后公司的分红能力将有所提高。
下调评级至“谨慎推荐”。我们调整了兴业银行2008年以后的有效税率假设,估值结果由每股21.72元上升至每股26.81元,目前市场估值水平合理。但我们将对兴业银行的评级由“推荐”下调至“谨慎推荐”,我们认为兴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过于倚重房地产业固然可提升公司的盈利水平,但贷款行业过度集中所隐含的风险,是我们调低评级的理由。(张曦 银河证券)
- 唐家山堰塞湖蓄水近1亿立方 被列为1号风险 | 2008-05-27
- 中国银行受理首例灾区无力偿还住房贷款申请 | 2008-05-26
- 国际资本角逐广电数字化转型 新奥特签下行业第一单 | 2008-05-26
- 高风险新基民:寻求合理资产配置 | 2008-05-26
- 较强风险基民:国外的钱不好赚 | 200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