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10年内,金融街将扩建,且以西扩为主,面积大概达到4.5平方公里!”北京市西城区政府7日在金博会上首次公开了金融街未来10年左右的规划图纸。
金融产业在北京经济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上半年,北京金融业增加值达到4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仅北京金融街地区上半年实现税收476.2亿元,占北京市税收的24%。
由于北京市几大商业银行顺利重组,同时税收征管的加强,据北京市国税局昨日公布的数据,1-9月北京市金融业共入库税款776.1亿元,比去年同期的370亿元增加406.1亿元,增长1倍以上。
这些事实似乎都印证着央行副行长苏宁的话:“金融业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北京市政府一位高级官员曾向媒体表示,北京市现在“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把金融业作为政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体现在思路上的转变,她说,“我们需要换个思路看待北京的金融市场,过去我们只是把眼光放在北京市市管的金融机构上,因为从管理上看,四大国有银行直接接受中央金融工委管理,‘三会一行’也是国务院的直属单位。”
北京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智力资源优势,全国80%以上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公司都将其业务总部和研发中心设于北京。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全球82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119家,其中有51家设立在北京,占41.2%。同时,还有87家外埠大企业在北京设立了111家研发机构,而且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长;更不要说全球500强企业中的293家在北京设有地区总部、办事处、代表处;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银行卡在中国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绝大多数发卡银行都把发卡中心建在北京,北京作为全国的银行卡中心已初具规模;
北京的场外债券市场十分发达,200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量为10万亿,同期上交所为3万亿,如此庞大的债券市场规模,使北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债券发行和交易结算中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认为 “北京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这就为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综合专家意见,北京金融业具有比较独特的优势:
一是拥有政策和信息优势。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四家金融决策和管理机构都集中在北京;
二是银行业资源优势突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总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行都集中在北京;
三是保险业优势明显。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再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等四大全国性保险公司的总部都聚集北京;
四是外资金融机构较多。旗银行、汇丰银行等著名金融机构都在北京设立了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