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背景
中国已经觉醒了吗?在经过25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世界越来越意识到,当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试图重新获得它曾经的优势时,世界将怎样为之改变。在未来20年中,没有比中国的崛起更令人瞩目的事件,我们对于“世界工厂”、“人民币汇率”、“中国威胁论”的种种争论都暗示了,不管是旁观者还是我们自己,都仍不清楚如何处理崛起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2004年的中国将呈现出那些更富新意的面貌?经过25年的改革之后,中国是否又处于另一个十字路口?阻碍中国前行的最重要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向世界表明,中国的提供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媒体,《经济观察报》的首届观察家年会,将邀请中国最顶尖的商业、学术领袖与高级政府官员,共同探讨2004年中国的走向,并作出某种或许过分大胆的预测。我们期待,这种讨论能够增进世界乃至中国人自己对于中国的理解。
12月20日论坛议程
8:00 签到
9:00 欢迎辞 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沈冰
9:10 经济观察报主编 何力 先生 致开幕辞
9:20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思危 先生 致辞
9:30-12:00
主题演讲:崛起的中国与世界
嘉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吴敬琏 先生
中国证监会主席 尚福林 先生
日本管理学大师 大前研一 先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任外汇管理局局长 郭树清 先生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柳传志 先生
12:00-13:30 午宴
13:30-15:30
专题论坛一:变革的金融体系
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改革,是在国有产权制度变革大背景下展开的一场攻坚战,将推动中国现代金融市场的最终形成。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产权多元化,通过改制重组,转变为现代金融企业。各种成分的社会资本进入到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使金融体系由“国有化”向“社会化”转换,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服务业市场。在这一进程中,金融企业跨业合作、混业经营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采取何种模式加以协调监管,需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拿出决断。
在金融市场全球化加快以及中国履行对WTO承诺的背景下,中国的汇率政策也存在一定的改革空间。如何在兼顾贸易平衡等各种因素的前提下,探索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亦是全球关注的重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股权割裂这一历史问题的最终解决,以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保险市场的相互协调发展,期待着制度性的重大改革。
论坛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李扬 先生
论坛嘉宾: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兼金融研究所所长 谢平 先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 夏斌 先生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 姜建清 先生
中国银行行长 肖 钢 先生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 杨明生 先生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 张恩照 先生
民生银行行长 董文标 先生
深圳发展银行 周 林 先生
汇丰商业银行
花旗银行
15:00-15:30 交叉讨论与观众互动
15:30-15:50 茶歇
15:50-17:50
专题论坛二:区域竞争力
区域发展政策正在成为中央政府施政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地方政府来说,设计合理的政策体系,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迫切课题。但是,发展的涡轮一旦卷起浪潮,就往往失去明确指向,对区域中国经济,理性、建设性的观察家精神亟待落座” 。
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国情标本。我们对一个城市的关注,首先因为它是一个涵盖经济、人文、政治、公共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的人类社会生活载体,这种取样不仅有个案与文本层面的意义,而且具有坐标价值。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和政府权力的再分配,不仅仅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的简单变化,而是一种国家内部结构体系的显著变化,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人去关注并思考。
论坛主持: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樊纲 先生
论坛嘉宾:
北京市代市长 王歧山 先生
天津市市长 戴相龙 先生
深圳市市长 李鸿忠 先生
苏州市市长 杨卫泽 先生
宁波市市长 金德水 先生
重庆市市长 王鸿举 先生
沈阳市市长 陈政高 先生
16:20~17:50 交叉讨论与观众互动
17:50—19:00 晚宴
19:30—22:00 对话之夜一: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演播室现场录制
对话之夜二:年会现场圆桌论坛
12月21日会议议程
9:00-12:00
专题论坛三:良性市场
没人否认过去25年中国进行了一场伟大的市场革命。它不仅重组中国的经济结构,并且重又塑造了中国社会,使之变得更为多元化。但是,25年的经验同样告诉我们,市场决非我们最初想象的那样简单,它既可能造成一个国家的繁荣,也可能使之陷入剧烈的混乱。我们需要要从市场的迷信摆脱出来,更深地理解完善的市场机制所必须的法律、社会文化的元素。我们邀请中国最杰出的经济学家、法律专家与社会学家,共同探讨中国的市场经济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需要运用何种方式建设一种更良性的市场。
论坛主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 张维迎 先生
论坛嘉宾: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 茅于轼 先生
中国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助理 黄海 先生
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郎咸平 先生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东升 先生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先生
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 黄宏生
9:00-12:00
专题论坛四:新国资时代
中国转轨经济正进入关键的攻坚阶段,以国有产权制度改造为重点的一场产权革命正次第展开。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将股份制作为最重要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打破垄断,培育起资本充足、治理完善、效益良好的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前提是在所有制层面实施根本性变革。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就是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在新的现代产权制度下,国有资本、私人资本、境外资本以及其他各种来源及各种形式的资本,在政府公共政策和通行的市场规则的约束下,平等竞争,尽显活力,不仅提高全社会资源的运营效益,也将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
在未来5年至10年内,国有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有进有退,建立和完善国有产权委托代理体制,消除民营和私营资本进入壁垒,外资按照国民待遇参与市场竞争,全国统一的产权市场将形成,产权交易频率加快,规模扩张,对相关法律规范也提出新的要求
论坛主持: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周其仁 先生
论坛嘉宾: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 邵宁 先生
华平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孙强 先生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宁高宁 先生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熊大新 先生
海信集团董事长 周厚健 先生
上海产权交易中心
9:00-12:00
专题论坛五:财税新政:财税改革的路径选择和2004年的突破点
财政和税收制度的改革在2004年可能面临新的选择和突破,在财政政策方面,一是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将走向深化,二是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方向上面临结构调整,甚至要面临何时淡出的重大选择;在税收政策方面,改革已经是一种无可回避的选择,但是,在诸多的改革议题中,比如企业所得税的合并,比如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比如增值税的转型,比如燃油税的推出,比如开征遗产税,政府将选择怎样的路径,将优先调整哪一种税种,税制调整的主导思想和对企业的影响,都是2004年税制改革的悬念。
论坛主持:
长江商学院院长 项兵 先生
论坛嘉宾: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 江小涓 女士
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胡金木 先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贾康 先生
鄂尔多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王林祥 先生
红塔集团总裁 姚庆艳 先生
燕京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福成 先生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总裁 张跃 先生
12:00—13:30 午宴
13:30—16:30
专题论坛六:中国汽车的多元化路径
在中国汽车业快速崛起膨胀的过程中,不断有各种观点来探讨发展路径问题。而政府关于汽车产业的政策也多次摇摆——到底是鼓励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还是有限制地发展汽车?到底是强调中国自主研发和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还是融入国际分工市场成为跨国公司的装配基地?到底是走韩国道路、还是遵循巴西模式?
事实的情况是,中国汽车正沿着一条融合多种模式的道路在发展。既有国资企业的大规模对外合资与并购,也有民营企业重金投资;既有跨国公司步步进入,也有本土公司技术突围。哪种类型的公司将在最后取得绝对成功,目前尚无定论。
论坛主持: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小虞
论坛嘉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部长 刘世锦
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 苗圩 先生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 陈虹 先生
北京现代董事长 徐和谊
吉利集团总裁 徐刚 先生
深圳比亚迪总裁、秦川汽车董事长 王传福 先生
13:30-16:30
专题论坛七:技术改变中国
自中国向市场回归一刻起,观察者已经预感到一个新社会正在崛起。而支持这场变革最重要的基础来自信息革命,即芯片、微处理器、电脑与互联网的发明。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第三次浪潮几乎遭遇不到地域的限制,它是第一次的全球性的浪潮。在政治领域,作为工业社会一种极端形态的极权主义无法适应信息分散化的要求而被迫解体;即使在市场经济国家的商业世界,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大公司也被迫与越来越多的新兴中小企业竞争,创新的浪潮在1970年代之后席卷美国;在文化与社会心理领域,我们则面临一个不断加速与混杂的世界。技术革命而非其他因素,很可能成为推动中国变化的重要力量。
联席主持:
联合运通董事长 张树新 女士 、亚信科技CEO 张醒生 先生
论坛嘉宾: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东生 先生
联想集团总裁 杨元庆 先生
中国网通副总裁 田溯宁 先生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文京 先生
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总裁 吴鹰 先生
东软集团董事长、总裁 刘积仁 先生
金蝶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徐少春 先生
新浪网CEO 汪延 先生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张朝阳 先生
9:00-12:00
专题分论坛:居住改变中国之“青年领袖”
港、澳、台、内地青年领袖的圆桌会议
1、 创业者与职业经理层的信用原则;年领袖的多重社会角色与未来担当
主持人:全国青联秘书长 郭长江 先生 香江国际集团总裁 罗钊明 先生
2、资产管理的风险控制与决策依据;青年领袖经营创新能力和成长方式
主持人:经济观察报总经理 张忠 先生 上海万科地产总经理 丁长峰 先生
13:00-17:00
专题分论坛:居住改变中国之“港资·合资·内资”
地产实战案例透视A:
案例1 东方广场经营策略 主讲:长江实业集团
案例2 新鸿基的财务管理 主讲:新鸿基集团
案例3 香江国际品牌连动 主讲:香江国际集团
地产实战案例透视B:
案例4 美国汉斯地产转型 主讲:美国汉斯
案例5 香港置地运作经验 主讲:香港置地
案例6 复地集团投资实施 主讲:上海复地集团
地产实战案例透视C:
案例7 汤臣集团规模效益 主讲:汤臣集团
案例8 金地集团上市应战 主讲:金地集团
案例9 CLASS果岭建筑 主讲:CLASS机构
13:30-16:30
专题论坛八:开创大地产时代
中国地产行业受到了更为严格的政策限制——其一是关于圈地,公开招标增加了圈地成本,打击了违规的协议转让;其二央行212号文件,对金融资本过渡投入地产进行限制。但分析认为,这些限制更多打击了中小地产商,最终使市场走向集中。大地产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突破限制。
中国地产界已经走过了原始积累时代,靠一个批条、十几个人就能发展一个项目的时期已经结束。在过去的10年间,地产商成为财富增长最快的人群,他们同时面临着业务体系和投资思路的全面转变。那就是:告别项目发展商的狭隘立场,转变为大地产的综合投资商。
何谓大地产商?它整体规划投资社区和城镇,全面发展其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物业管理和商贸;并且结合资本市场和各种类型基金的支持,做长项目、做大项目。让我们一起开创大地产时代!这正是中国地产投资商的未来!
• 论坛主持:
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石 先生
• 论坛嘉宾:
•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 聂梅生 女士
•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 冯仑 先生
• 新疆广信企业集团总裁 孙广信 先生
• 大连万达董事长兼总裁 王健林 先生
• SOHO中国董事长 潘石屹 先生
• 华远集团董事长 任志强 先生
• 建业(中国)住宅集团董事长 胡葆森 先生
• 金地集团董事长 凌克 先生
• 珠江地产董事长 程新华 先生
• 世茂集团董事长 许世坛 先生
• 16:30—16:45 茶歇
16:45-16:55 闭幕式及闭幕演讲
主持人:经济观察报社总经理 张忠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沈冰
16:55-17:10 闭幕演讲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清泰 先生
17:10-17:25 闭幕演讲之二: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邱晓华 先生
17:25-17:40 闭幕演讲之三: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毅夫 先生
17:40-17:55 闭幕演讲之四: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胡鞍钢 先生
17:55-18:10 闭幕演讲之五: 海尔集团CEO 张瑞敏 先生
18:10-18:15 年会闭幕:经济观察报社长 赵力先生致闭幕辞
18:15-21:00 闭幕晚宴 年度观察家邀请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