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社论 >
4%教育投入何时成真
导语:近十年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不升反降。

财政部部长金人庆3月9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公共财政非常愿意为教育“埋单”。估计今年的教育经费投入,可能会超过GDP比重的3%。

尽管早在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到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占GDP比重的4%,但这个目标一直未实现。前年,教育投入是3.12%;去年,这一比重降到2.86%。

金部长说,逐步实现教育投入4%的目标需要两方面的努力,首先是财政占GDP比重的提高;第二,财政“蛋糕”做大了,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近十年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95年的10.86%,上升至目前的20%左右。然而,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不升反降。即便是4%的目标,也只是经济欠发达国家的水平。

教育投入不足,是老生常谈。中央政府对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学者专家大声疾呼,代表委员反复提议,但是,4%的目标就是实现不了。

真的是财政没有钱?的确,中国是大国,花钱的地方多,要补漏洞的地方多,财政投入有轻重缓急之分,可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需多说,钱再少,也该优先投入。可与教育投入下降相对应的,是行政支出的连年上涨。

今年的行政经费预算中,除了一个部门外,其他部门的经费全都有增无减。根据冯培恩委员提供的数据,我国每年的公车消费、公款吃喝花费达数千亿元。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均负担年度行政管理费用,由20.5元涨到498元,增长23倍,而同期人均GDP增长14.6倍。

当然,这一统计未必准确,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问题。一边是年年攀升的行政成本助长着奢侈浪费,一边是因为投入不足导致基础教育、乡村教育的捉襟见肘。这是一句财政缺钱敷衍得了的吗?

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张肖的统计,2006年的4万亿元预算支出中,支撑国家机器运转支出1万多亿元,经济建设1万多亿元,包括科教文卫、劳动保障在内的总支出1万亿余元,其他方面1万亿余元。行政支出,超过了教育、医疗、社保的支出。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个口号我们喊了多少年?不该花的钱挥金如土,该花的钱小气吝啬,这样的财政预算和支出是否合理?

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是财政愿不愿意“埋单”,而是必须“埋单”。既然财政缺钱,那行政支出就没有理由居高不下,拿出一部分吃喝玩乐、建设楼堂馆所的钱补给教育,纳税人肯定举双手赞成。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