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基准利率从3月18日起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据3月1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建设部《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也将随之上调0.18个百分点。专家估计,个人住房公积金利率上调,可能在今年年底引发“提前还贷潮”。
“提前还贷潮”是一个可以预期的必然。这样的一个潮流,涌动着多少现实生存必须的精打细算与含辛茹苦。按照报道的计算,1万元20年的公积金贷款升息后月还款额由63.75元增至64.72元。若以40万元最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20年一共多还利息9312元。而按一位从2002年买房、正在按揭的“房奴”的计算,随着几次银行加息,前后一算,眼看着月供就增加了一二百元。
有专家说公积金利率上调,体现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强烈信号。但怎么看,这个信号对于身为房奴者以及准备投身成为房奴者,都更强烈一些。荷包又得多瘪一点,其他必须支出又得缩紧一点,对于房地产的调控倒更像是对于民生的挤压了。像以前历次加息一样,也有专家说是此乃“打压房价”之举。但我们所见房价之船倒是借着加息的水涨而愈发地高了起来。
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利率或许有着更重大的意义,如“保证实体经济的稳健发展”云云,乃非民生一项可以比拟的,不去说它。但政府与银行能否在保障更宏大的事业之同时,也兼顾一下民生利益?多予而少取,生民之道也。但仅就银行存贷款利率做文章,实在让人难言“生民”。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是其中之一,还有令人关切的便是民间诟病已久的利息税制度。
步入第8个年头的利息税,今年再次成为“两会”热议的话题。《中国青年报》刊载的一份调查表明,90.4%的人认为“利息税对中低收入者的影响更大”,87.9%的人认为征收利息税没有起到调节收入、缩小差距的作用。而据统计,今年2月份消费物价指数为2.7%,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2.52%,这意味着,普通民众的银行存款每天都在贬值。这也正是吴敬链先生所指出的,“目前银行存款实际已是负利率。”
一则是“本来就不多”的钱袋子“越存越少”,一则是“本来就不鼓”的钱包却要“掏得更多”,这就是普通百姓在存贷款方面面临的现实窘迫。所谓民生,常常就在那一分一角的精打细算之中,也正是这角角分分才积聚起了一些沉重的民生诉求。
我们支持国家通过加息达到经济安全的目的,也同样支持打压房价的调控之举,但是总该避免出现到最后依然是民众为之买单的局面。不论怎样事关宏大的调控,都不应以赔掉民生为代价。
(来源:中国保险报 杨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