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早报》报道,宁波市2006年房价同比涨幅为2.2%,当地某领导最近在一次会议上,对这个“极低”的数字表示“痛心”,并算了一笔账说,这个数字比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还低,这样下去,宁波的房地产行业“非死不可”。
全国657个城市,尚有145个城市廉租房建设还是空白,没见哪个市长“痛心”;城市土地违法案件频发,有些城市违法用地居然高达90%,没见哪个市长“痛心”;日渐沉重的“房奴”生活侵损民众幸福感,没见哪个市长“痛心”——仅仅是传说中的房价平稳在某些地方变为现实,当地领导就开始痛心疾首,某些官员们对待民生问题的漠然,难免让百姓伤心。
高房价意味着纸面上的好政绩,高房价可以为土地这个地方政府的“二级财政”揽金圈银,高房价甚至可以使某条利益链上的关联者一夜暴富……而房价停涨,意味着上述好处落空,因而少数官员才会为之“痛心”。他们心中的疼痛点,不在民生疾苦,而在自己的政绩。
如今在一些地方,虚火不降的房市沦为泡沫四溢的“政绩市”。无论是“国六条”“国九条”还是“国十五条”,国家密集的政策打压都没有打弯这个茁壮成长的钉子,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受到了某些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地坚挺。别人还是光做不说,暗地里使反劲,宁波市这位领导却在不经意间道出了这一群体的心里话:原来他们心里就没打算让房价降下来。
房价涨幅小,官员就痛心。这种“表情”,与前不久落马的原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高房价能提升青岛城市形象”的谬论何其相似。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