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4家国有银行的多个网点,发现办理一个业务的平均等待时间为85分钟。不仅如此,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有78.2%的客户经常遇到排队的情况,仅1%的客户几乎没遇到排队现象,平均等待时间约为14分钟。
在服务业越来越发达,百姓选择余地不断扩大的今天,银行排长队无疑是个特殊景观。不过,笔者认为,银行排长队已不仅仅是浪费客户时间的问题了,它可能已经触及较深层次的银行管理体制、业务运作模式以及服务宗旨等问题了。
不可否认,银行排长队现象与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银行承担了大量过去由其他服务部门承担的职能有关。过去老百姓领工资、交水电费、电话费等都用不着到银行去,现在却大多都集中到银行去办理,银行的业务量的确是大大增加了。此外,人们到银行已经不是简单的存取款,而更多的是购买理财产品,这也增加了单笔业务量和办理时间。而银行网点和业务窗口的增加却赶不上业务量的增加,排队等候不可避免。
既然如此,银行是否就无能为力了呢?笔者认为,银行排队现象的出现,除了业务量的增加外,与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对日益增加的业务量,许多银行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更没有可行的应对措施,一切都按部就班,各个窗口依然分工明确,营业窗口依然是开一半停一半。显然,不少银行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排队问题的措施和打算。这突出反映了一些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不高,服务宗旨、客户至上意识的欠缺。
而另一方面,银行向客户收取各种费用时,却表现出理财者特有的精明和少见的高效率。可一到提升服务质量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某些银行不仅无视客户排长队浪费时间,甚至人为制造障碍,故意延长排队时间,如有的客户要提前还贷竟需要排队4个月。真不知道这些银行把客户利益放在何处?
银行的长队要排到何时呢?4月1日,外资银行抢滩中国市场的大幕已正式拉开,汇丰、渣打、花旗、东亚等四家外资银行在内地的100多家网点也将正式开业,开办“吸收公众存款”等面向普通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它标志着银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大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了,到那时,越来越讲究效率的中国人,恐怕没有谁愿意再排85分钟的队去办业务吧。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李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