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顾名思义,此类交易方法的核心是有关人士通过内幕消息获取暴利。股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本是各国政府立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基本原因,但此类交易方式却将此当作谋取不当利益的跳板,反其道而行之。这是实现高额利润的最佳方式,但要面对的是法律风险。因为这不是一般的个人能做到的,所以不需要去研究。但是,反过来说就必须要研究,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了解内幕交易的情况,才能尽量避免上当受骗,保持戒备心理,使得股市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充分保护自己,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说穿了,最终是保护自己口袋里的钱。
在我国内幕交易主要体现在庄家与上市公司联手做假,上市公司发布虚假信息,做市庄家精心构造虚假的技术指标,同时买通股评家发表虚假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他们美其名为“包装”。 “包装”是为了国营企业改革,为了填补国营企业亏损的黑洞,为了在三年内把国营企业扭亏为盈,为了从老百姓手里骗取财物,为了上市,为了配股,为了机构庄家的胜利大逃亡,为了……。政府也在有意无意的支持、纵容、默认甚至亲自参与上市公司和准上市公司的“包装”行为。
作为善意、适度的包装无可非议,善良的人们能够忍受,但是对于恶意、过度的包装真是深恶痛绝,但也无可奈何。愿政府早一点儿清醒过来,不要把证券市场当作提款机,否则这个市场迟早要毁灭的。
但是,另外一种内幕交易不一定是违法的。现在市场上投资基金经理所做的所谓上市公司调研工作,从一定的角度来说也属于内幕交易的类别,因为他不是从公开信息来了解上市公司,而是通过上门了解未公开的信息。根据上门了解的未公开信息,指导投资基金的操作方向,决定对该公司是否投资。你能说这一内幕交易违法吗?
所以具备一定实力以后还是需要对上市公司调研的,因为这是以最快速度获取未公开信息的一种途径,当然这需要财力的支持。其实这也可以归入基本分析的范畴。
价格操纵
股票价格的人为操纵,是由于资金实力的不平衡对交易价格的操纵,俗称庄家行为。人们都不难看出其以强凌弱、巧取豪夺的特征。对于个人来说是没有这个能量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并不需要去学习运用其方法。从反面角度来说就必须去研究分析,研究的作用是为了避免风险、避免陷阱、避免上当受骗,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庄家行为一般和内幕交易混合在一起。特别在我国,大多数庄家和上市公司同流合污、狼狈为奸,骗取散户的血汗钱。广大散户对庄家态度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如果跟庄成功能快速赚钱,恨的是一旦套进不知何日出头。
庄家炒作一个股票大致经历六个阶段:吸货、震仓、拉高、振荡、快速拉高、出货,即三段式上升。吸货,大多数不露声色,慢慢吸货,时间可达二、三个月,甚至更长;也有庄家采用快速拉高建仓。建仓完毕后大多数股票已上升了20--30%左右进行震仓,目的是要提高机构散户的平均持股成本。然后显山露水、匀速拉高30--40%左右,目的吸引机构散户跟入推高,远离庄家成本区。再振荡提高市场平均成本。最后传闻利好、快速拉高。利好出台、散户追涨,庄家出货;或高台整理出货、或高台跳水出货、或振荡走低出货。
庄家手法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目的只有一个,瞄准散户的口袋、骗取广大散户的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