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将在几天后正式付诸实施,对于此次大提速,笔者注意到,铁路部门把提速不提价作为最大的卖点再三强调。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表示,铁路前五次提速实行了提速不提价的总政策,在第六次大提速当中仍然要体现。虽然各类旅客列车在速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执行的仍然是1995年确定的票价。
铁路大提速,让老百姓出行省了大量时间,当然是大好事。而相对于速度来说,老百姓更关注的是票价。现在,铁道部宣布将继续执行提速不提价的大原则,仍然执行1995年的标准。出行时间节省了,服务水平提升了,票价却没提,还照着十几年前的标准在执行。从王勇平答记者问之中,潜台词显而易见:我们铁路真的很为民着想,在票价问题上一直很克制,这回更是给老百姓大大让利了。
提速是否真的不提价?六次大提速都在坚持执行1995年的标准?总觉得似乎不是这么回事。即以笔者乘坐较多的广州至武汉为例,在从1995年到如今,卧铺票价从几十元,到一百多元,到现在的近三百元,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特别是每次提速后,价格就大幅攀升一次,这怎么能叫提速不提价?对于这次大提速后,前往武汉的票价会不会再涨,笔者没掌握有关情况不敢下断言,但最先明确的广深线票价,已经是明明白白地上涨了:一等票价涨至100元,二等则涨到80元。一些乘客喊贵,表示要改乘大巴(见昨日羊城晚报头版)。这怎么能叫提速不提价?
从另一方面来说,提速并非一定得提价。铁道部提速不提价并非是值得炫耀的惠民之举。最简单的,火车提速了,乘客的时间是节省了,但铁道部门的时间也同时节省了,占用的各种资源减少了,等于效率提高了。以最基本的经济学的原理,铁道部门的营运成本由此降低了。因此,提速不但不应该提价,反倒是应该降价。如此,才是真正的惠民之举。但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一些区间,营运时间大幅减少,但票价的降幅并不匹配。即如广州至成都的一趟列车,第六次提速后,行驶时间减少了近10个小时,但票价最高才减少34元,这到底是降价还是涨价?
铁老大想改变自己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这当然是值得鼓励的,但到底该如何改变,还得靠踏踏实实的实绩,而不是靠玩虚而不实的噱头。 (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