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4月16日早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次校园枪击事件。凶手先在学生宿舍射杀两名学生,时隔两小时后,在一栋教学楼中又射杀30人,打伤15人,凶手最后饮弹自尽。目前当地警方已经认定,犯罪嫌疑人是位23岁的韩国学生。
4月17日美国发生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一瞬间让我们感觉时光又倒流回了“9.11”,不过这次事件不可能被定性为恐怖主义事件。从警方透露的情况和媒体报道来看,射击者为弗吉尼亚工学院一名韩裔男学生,袭击原因可能由于忧郁症或者是情变原因不明。那么此事件就不能当作“9.11”来看,再去挑起种族之间的不满,韩国留学生和其他亚裔学生担心此事会影响到在美国的生活,担心是必要的,因为在美国种族歧视的事件是有铺垫的,这其中复杂的原因还是交给政府去解决。
我们的视点不能仅仅集中于此,稍作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此次事件的焦点还应该在美国国内而非国外,如果说“9.11”事件之后美国掀起的反恐浪潮是在对外维护国家安全,那么这一次事件重点则在美国对内维护公民生命财产允许枪支流通政策的两面性。比之美国历史上本土受到侵犯的两次恶性事件,发生在美国国内的恶性枪杀事件可谓屡见不鲜,当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吸取教训加强枪支管制之后,美国仍然无动于衷,而事实上美国的面临的内外矛盾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
芝加哥论坛报首先批露有关此次事件嫌疑人赵承辉留下笔记的消息,报导说,他批评校园一些“富家子弟”,而他将对抗这些“败德”、“惯常行骗的家伙”,他在这份声明中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表明“是你们逼我这么做”。这似乎能从侧面反映出美国社会更为突出的贫富矛盾,而非美国经常批评的其他国家突出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何缓解这些矛盾,是美国政府当务之急应该面对和缓解的,而非咄咄逼人不放弃强硬手段使矛盾进一步激化。眼下,对枪支实行更为严格的管制恐怕是美国最先应该讨论的问题,然后政府能够进一步反思:为什么总是美国?
:王少茹/文
弗吉尼亚血案:人性没有国界
中评社:美国枪手不是华人中国放下忧虑
血案发生后未立即停课 学生怒批校方荒唐
美国弗吉尼亚州理工学院校园血案留下一个问题:如果校方在枪击案刚发生时立刻决定停课,会不会挽救更多学生的性命?
美国校园枪击案枪手为韩裔学生 疑患忧郁症
美国警方证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4月16日发生的枪击事件的枪手为韩国裔学生,他的名字是赵承辉(音译,Cho Seung-Hui)(见右图)。有报道称赵承辉可能患有忧郁症,还有报道称这起枪击案中有一名20岁的华人身亡。美国总统布什和第一夫人劳拉17日出席该校哀悼活动,布什并宣布全美下半旗致哀至22日日落。
枪手是韩裔 韩国留学生忧虑种族歧视深化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滥杀案的凶嫌是韩国移民的消息传出后,韩国留学生之间对于亚洲人在美国社会遭受歧视与差别待遇问题的忧虑,有进一步深化的迹象。
史无前例的校园血案可能改变总统大选议题
当地分析人士预计,惨案的发生将使公众的关注焦点从伊拉克转移到内政上,禁枪、移民和签证等议题,势必成为下一阶段的竞选热点。
七旬犹太教授舍身堵枪眼 让学生逃脱屠杀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滥杀案的遇害者中,有一位七旬以色列籍的教授利布里斯库,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屠杀暴行的幸存者,而他在16日的校园杀戮案发当时,以自身的血肉之躯阻挡开枪滥射的凶手,牺牲自己而救了多名学生。而利布里斯库罹难的当天也正好是以色列国定的纳粹大屠杀纪念日。
美国枪击案,不应有的联想
在国内某个地区发生刑事案,大家关注犯罪分子的户籍,在美国的枪击案事件中,亚裔男子又会增添什么多余的种族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