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文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期间明确提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对于这样一个判断,在我看来其实质是政府和市场的博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实政府和市场的博弈十几年来一直不断。正是这样的博弈在继续,才使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但很多问题仍然还存在,还仍然没有解决和理顺。如诸多民生问题、行业垄断问题、民营企业的“玻璃门”问题、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法制环境问题等等。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着眼点就是政府自身改革是否到位,如何改政府,如何改其自己,因为中国的改革政府既是改革的推动力量之一,同时又是需要被改的对象。
政府改革的内容早已明确,就是如何使无限政府变成有限政府,如何使权力型政府变成服务型政府,权力不能主导市场。实现这些,一方面靠政府体制的改革和建立,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政府官员和公务员自己本身如何转身。权力下放,过去习惯使用权力的人到哪里去。虽然已划出“篮球场”———行业协会、各级中介组织、各行业商会等等,但他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相继出现的各级行业协会,被企业和市场称为“二政府”,不但没有为企业和市场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满足企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反而在制造新的利益冲突。去年9月,我就此问题曾发表过一篇《去官化》的文章,引起广泛的反响,很多网站转载。但来自这些“二政府”的人对我说,我们知道要服务,但同时我们也得吃饭呀。
中央在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非公经济36条”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各级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其空间确实广阔,但一到现实中就走样,有的又回到旧体制中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现实。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和各级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接触的比较多,但我发现仍有很多行业商会和行业协会的人把自己放不下,其原因很简单,很多人大都是从过去相当权力部门转过来的。虽然身份变了,但人没有变,说上句说惯了,下指示下习惯了,服务不知如何下手。权力能带来效益,把本身不应有的权力,有的自己又升华为新的权力,这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对这些曾抱有希望的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又产生距离感。
如何能回归到市场本身对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的期待,其关键还在这些“转身”者的本身,就看谁能先把自己放下来。从某种角度来看,把自己先放下来,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如果什么还都是领导说的,领导就这么定的,仍还是指令性、命令性的,那对企业和市场来说一切都是自欺欺人,很显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日,关于中消协吃“黄粮”的问题,引起社会多方议论。从2007年开始,中消协全年所有的运营经费将全部从中央财政拨付的750万元资金中支付。在各种争议中,中消协不得不为吃“黄粮”来辩护,其理由是不再为筹资而折腰,中消协不同于民间社团组织。关于中消协是否该吃“黄粮”的问题,今天我不在这里说,但有种倾向不能不使我们看到,本身应该是市场化的问题,但很多人和事又在渴望和努力回到过去中去,发展中的问题、市场中的问题不是想法如何在发展中和市场中解决,而是要回归过去,很显然,谁都不能把自己放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