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社论 >
黄金周谁来让游客少点旅游忐忑
导语:黄金周旅游又要拉开序幕,我们有憧憬,但是更有忐忑不安,毕竟,此次黄金周的出游人数预计将达到1.5亿人次。

今年的“五一”黄金周是第20个黄金周。此次黄金周的出游人数预计将达到1.5亿人次,创下黄金周接待人数的新高;黄金周制度不会调整;这是4月24日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李任芷在全国假日办“五一”黄金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分析预测数据。(《北京娱乐信报》2007年4月25日)

七天的黄金周旅游又要拉开序幕,我们有憧憬,但是更有忐忑不安,毕竟,此次黄金周的出游人数预计将达到1.5亿人次,创下黄金周接待人数的新高,那么,黄金周,谁来让我们少点忐忑?

门票涨价,服务水平能否提高?“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各地旅游景点的涨价声也频频传来。河北著名景区野三坡百里峡的门票由原来的68元提高到90元,曲阜、泰山、张家界、九寨沟等大批景点票价涨幅也逼近35%。往年一些景区涨价常常还以“不堪重负”为由“遮羞”,今年则“理直气壮”地推出一个托词:符合国家“限价令。那么,门票涨价我们虽然无奈,但是服务水平和意识能否提高呢?能否让我们心里能够平衡点?

喧嚣的旅游环境能否安宁点?九寨沟人满为患;上海外滩人头涌动;天安门广场和故宫人流汹涌;西安兵马俑游客摩肩接踵……到处是人,到处是喧嚣的旅游氛围,这样的旅游能够培养多少旅游的愉悦感?又能够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旅游回忆?难道限制客流量,让景区休养生息,永远仅仅是国外旅游景点的国际惯例吗?

丑陋的旅游细节能否少一些?火车上老鼠与乘客同舞;潮湿的火车卧铺;表面上火车站售票大厅电子信息牌上满是“售完”,但是在旅行社却很容易买到高价的车票,旅行社已经演变成了披着合法外衣的票贩子;肮脏的旅游巴士,普遍的超载,这些丑陋的旅游细节越少,我们的旅游心情才能越好。

收费景点能否少点?一到黄金周,“遍地都是收费景点”的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既不把国家政策放在眼里,也不把游客的切身利益放在眼里,更不把景区的未来发展放在心上,仅仅关心眼前利益,即使知道这是一锤子买卖的事情也要做,这就是景区乱收费者的普遍心态,反正好山好水,不怕游客不来,宰一次是一次,这样的经营作风怎么振兴旅游业呢?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为什么“逃票攻略”受那么多人追捧,难道能够仅仅怪游客素质不高吗?

导游能否少宰游客一点?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旅行社或者导游提醒游客防止被宰的时候,其实导游自己却很容易成为身边最危险的旅游陷阱,手法十分隐蔽新颖,让游客防不胜防。为了让游客购物,什么“乞求法”,“免费法”,“瞒天过海法”,“吓唬法”等等手法无所不用其极。不久前在云南发生的导游砍游客事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导游购物引发的悲剧。导游不宰游客不足以挣收入,能否少宰点?

“绿游”的人能否多一些?全球气候变暖,和我们每个人的旅行方式也有关系,这不仅仅是关系北极熊和企鹅生存的事情,而是我们大家的事。日前,环保人士在北京倡议:参与五一“绿游”,过一个对自然友好的绿色黄金周。“绿游”内容包括:“我将计算我的碳排放并尽量选择用低碳的方式旅行;我将通过植树抵减我的‘碳足迹’,减缓气候变化,降低地球负担;我一定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我会支持购买当地生产的工艺品和食品;我会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我一定不随意丢垃圾和电池,并减少使用洗涤剂。”那么,你准备“绿游”吗?

从容旅游的感觉能否增强一些?多年来,我们总喜欢算计黄金周带给我们的经济收获,很少有人算计黄金周的人文内涵精神的缺失,我们的黄金周在过多的经济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展现了足够的速度感:匆匆,急匆匆,很少有从容的回味感,旅游的性价比严重脱节,黄金周的审美疲劳情绪在蔓延,畏惧旅游的心境在扩散,旅游的愿景期待在降低。那么,今年的“五一”黄金周能够留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吗?值得期待。

作者:魏青 摘自红网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