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社论 >
别拿国际惯例敷衍消费者
导语:日益增多的消费纠纷中,一些企业喜欢拿“国际惯例”说事,谋求对消费者的投诉或起诉敷衍了事。

日益增多的消费纠纷中,一些企业喜欢拿“国际惯例”说事,谋求对消费者的投诉或起诉敷衍了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5日对一起案件的判决情况提醒人们,一些企业所谓的“国际惯例”,不能成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理由。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25日判决的这起案件中,家住北京的肖某购买了中国南方航空某航班的机票,但在登机时被告知机票是“超售”,飞机已经满员,不能登机,因而被滞留在机场近3个小时。肖某请求法院判决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称,“超售”机票是公司内部管理手段。由于航空座位经常会因为有乘客改签而形成虚耗,所以“超售”是必要的,也是国际航空业的通行做法,不存在违约问题。  

乍一听,航空公司有点道理,其实不然。专家指出,超额销售机票,是民航企业的“自救”行为,这种“自救”不能以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为条件。国外航空公司的“超售”,一般都有精密的计算比例,并要事先告知购票人;如因“超售”导致乘客不能登机,还有补偿措施。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隐瞒“超售”事实,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导致原告起飞时间延误近3小时,又构成履行迟延,应当承担1300元的赔偿责任。  

面对无视消费者知情权等合法权益,又想拿“国际惯例”敷衍了事的企业行为,消费者应当理直气壮地讨还公道。

摘自: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