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社论 >
手机漫游费一分钱都不能收
导语:近乎“零成本暴利”的手机漫游费如果再“公投”来一个“最高上限”,实在是很荒唐的逻辑。

信产部征询手机漫游费标准,专家称应该完全免费。5月8日,信息产业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手机用户调查问卷,征求对国内漫游费上限标准的意见,该调查将持续到5月31日。有人认为,网上调查问卷的出炉,意味着漫游费的上限评估程序进入新的阶段,我国离低漫游费、无漫游费时代又近了一步。(5月10《中国青年报》)

五一黄金周据说全国1.5亿人次出行,又有多少部手机在漫游呢?现在,这个民怨沸腾的“手机漫游费”终于可以“全民公投”了,但,正如千万网民质疑这种调查是“换一种方式和消费者兜圈子”一样,“公投”的内容竟然是“国内漫游费上限”——也就是说,这次调查本质上已经给“漫游费”立了一个政策性底线:手机漫游费,收得天经地义,现在咱们能讨论的,只是收多收少的问题。

事实果真如此吗?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政策与发展研究所教授阚凯力认为手机漫游“成本几乎为零”,他技术性解释了这个简单原理:一部手机到外地开机后,就向当地的移动网络要求服务,于是当地网络开始向这部手机号注册地的网络询问;自动回复后即和本地手机一样运营。所谓“漫游”的全过程,不过是由网络传送几个由计算机自动生成、比普通电子邮件还简单的信息,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不妨再作一次市场化的天真预测:假定为支持手机漫游,运营商会有一次性的成本投入,但应该没有追加的边际成本,历经十几年的高漫游费,这项成本已被稀释完毕——而现在各手机运营商还在维持一路高歌的“漫游标准”,除了依仗着“体制”毫无技术含量地“撒娇卖乖”、我们还能找到别的借口吗?

“单向收费”口水了这么多年,国际惯例没少谈,我们为什么不说说人家的“漫游费”呢?美国多年来全国全网同价,不但没有“漫游费”概念,连国内长途费都没有;欧洲国家较小,不但从来没有国内漫游费,连国际漫游结算费也正在被强制性取消。我们象“关税壁垒”一样的“漫游费”,除了支撑起了繁复艰深的各地“套餐格局”、隔离了竞争态势不一的地方市场、最终维护了运营商有悖经济伦理的暴利,还有别的普惠性理由吗?近乎“零成本暴利”的手机漫游费如果再“公投”来一个“最高上限”,实在是很荒唐的逻辑:就譬如我们放弃讨论“无辜打人”合法与否的前提,却来公投“打你几次是个上限”的问题。消费者连超市商品的“建议零售价”都不热爱了,还会满足于“漫游费”的“上限”喜讯吗?

如果真要诚实信用地审视“漫游费”,该讨论的是“取不取消”、而不是政策主导部门画出的的“降不降低”。借用《大话西游》的经典:“曾经有一份诡异的漫游费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申诉,等公投上限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它说:鄙视你!现在非要给漫游费加上一个上限,我希望是——零元!

红网 邓海建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