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社论 >
央行“双上调”对企业影响多大?
导语:这次上调利率与上调准备金率并举,显示出央行调节经济发展的力度正在加强。“双上调”给企业和银行带来什么呢?

郭纪锋/文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6月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由于这次上调利率与上调准备金率并举,显示出央行调节经济发展的力度正在加强。“双上调”给企业和银行带来什么呢?

在企业方面,虽然上调利率和上调准备金率面对的是银行,但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又是企业,因而它对企业的影响就是不言而喻的。根据调查分析,这次上调利率和上调准备金率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进一步缩减了企业融资空间。今年已经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二次上调存贷款利率,每一次上调都意味着银行放贷规模的缩减和企业融资成本的加大,这次“双上调”并举,显然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发展空间,这对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众多企业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其次,削弱了某些企业的投资欲望。由于一些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和融资环境的改善,在大投资、大回报、大效益的影响下,企业扩张规模也日益扩大,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显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规模依然偏大、增长强劲。第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万亿元,增长23.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万亿元,增长25.3%。第一季度全国新开工项目3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3万亿元。施工项目9.3万个,同比增加5827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大投资已经导致部分行业和领域表现为经济过热,同时也给物价上涨增添了新的助力。这次“双上调”对于抑制企业继续加大投资虽然不能说是釜底抽薪,但对于企业盲目投资起码明确了银根紧缩的政策信息,对于抑制企业继续扩张投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增加了贷款企业的利息负担。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很快,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真正能在资本市场得到融资的企业还是少数,大多数企业还是以银行贷款融资为主,即使我国目前的上市企业,在银行的融资规模中也十分庞大。据统计,2007年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5.7万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4万亿元,这次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虽然只有0.18百分点,但也会每年增加企业财务负担300多亿元,这对于经营效益比较好的企业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经营效益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成本的加大就意味着市场竞争力的减弱。

第四,提高了存款企业的利息收益。这次上调利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要大,长期存款利率比短期存款利率调高幅度大。目前我国企业存款已达12万亿多元,其中不少为中长期存款,如果按照有30%的一年期存款计算,也会增加企业存款收益上百亿元。如果一些企业短期内无投资打算,还可作为长期存款增加收益,如果存期为五年,就可增加收益0.54个百分点,年利率收益就可稳拿4.95%,这既无风险又可稳获收益的企业理财会让某些存款企业获益匪浅。

在银行方面,首先,减少了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今年以来,尽管股市火爆,储蓄存款出现分流,但储蓄存款依然保持高速增长,据统计,2007年4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7.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在国家宏观政策紧缩调控的大环境下,贷款规模依然高速增长,1-4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2737亿元。这次“双上调”,不仅抑制了银行继续放贷的能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企业的贷款需求,继而减少整体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为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奠定了基础。

其次,压缩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利润。这次利率上调由于存款增幅大于贷款增幅,银行经营利差有了明显的缩小,这对于主要来自利差收益的商业银行业无疑会带来一定的损失,由此会造成银行经营效益的下降,但是老贷款需要明年才执行新利率,短期内还不会给商业银行造成严重的利润下降。 

(来源:证券时报)

相关评论:调控“组合拳”:谁解其中味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