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社论 >
手机资费套餐的致命弱点
导语:建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与其忙着推行华而不实的套餐,不如在提高服务上先下工夫。

北京移动近期高调推出了一项全球通“被叫全免计划”的新套餐。看了有关报道,我就感到这是在继续忽悠消费者,肯定招来骂声一片。果不其然,媒体、用户和网民,都对其表达了不满,揭露其作秀、套钱的本质。

关注一下移动和联通让人眼花缭乱的众多资费套餐,发现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鼓励人们多用手机、多打电话。这就在无形中增大了通话量,其实有些通话根本没多大必要,却在无形中浪费了通讯网络资源,也增加了电磁辐射。

不少资费套餐规定要申请新号。我的不少同事都换了手机号,原因是北京移动到单位推广什么“政务通”套餐,必须换号。换新号省没省钱不知道,麻烦却添了不少。由此我想,像这样变相“鼓励”用户换新号,表面上好像“发展”了不少新用户,市场推广业绩显著,可与此同时用户们又废弃了大量的旧号,实际客户量未必有大的增长。而且号码变换也增加了客户的成本,浪费社会资源。

我查过话费详单,发现30秒之内的通话次数占29.8%,加上超过1分钟而零头在30秒之内的,则多达40.9%。更短的通话,6秒钟之内(含零头)的占总次数的6.4%,甚至有不少1秒钟、2秒钟的通话,原因是接通后通话状况不良、听不清而需重新拨打。运营商“鼓励”人们多用手机,却没有及时解决网络拥堵、通话质量低劣等问题,甚至因此而多赚了钱。看来,赚钱远比服务重要。

因此,我建议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与其忙着推行华而不实的套餐,不如在提高服务上先下工夫,比如改变以分钟计费的方式,解决网络拥堵、通话质量差等问题,这才是赢得客户的根本。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