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评论 > 社论 >
网络民意能否保住田保定的命?
导语:民意不一定代表正义,甚至会带来集体暴力,但民意却不可忽视。

王伟/文

民意随着“执政为民”理念而高涨,凭借网络延伸而得到释放。东北黑社会头子刘涌从死缓到执行死刑,虽然专家言之凿凿:刘涌之死是三级人民法院各自援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在判断证据、听取意见、质证辩论基础上,经合议庭集体讨论后做出的结果。即使真的如此,恐怕谁也不能低估网络民意对行政机关施压带来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猜测,高法终审法官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网络民意的影响。

民意不一定代表正义,甚至会带来集体暴力,但民意却不可忽视。民意不光是一个政党执政的基础,还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标尺。眼下,考验中国法官的机会又来了。“受欺商贩因儿子被人殴打挥刀连杀两人”(《新京报》6月7日)的新闻告诉人们,一位名叫田保定的善良、老实、软弱的父亲,常年遭受多名北京本地人欺压殴打敲诈勒索,为了儿子他一直默默忍受,直到有一天,当儿子同样被这伙人用铁锨、砖头殴打面临生命危险时,他挥刀杀死两人,把儿子救出。

在父亲节即将来临的当下,很多网友含泪呼出了“父爱伟大”、“老田无罪,应该奖励”的心声,并且500多条留言成一边倒,一致认为坏人该杀,法院应该轻判田保定,甚至不应该判。笔者不妨引用其中一条网友留言:“这是一位勤劳、善良、朴实而又有些伟大的父亲,虽懦弱可欺却是一个草根家庭的脊梁!儿子濒临死境,父亲挺身而救,一曲现代版荡气回肠绝唱。这应属防卫过当,建议不判实刑,可监外缓刑,给百姓一个正义的通道!谢谢了,各位法官,代表数亿的草根民众感谢你们!”

和刘涌案一样,网络民意呈绝对的一边倒。分析留言可以看出,尽管不乏愤青,但更多的是基于法律和情感的冷静判断。当然,应该承认网友的认识和判断未必正确,可来自广大草根的无形呼声确实将了法官一军,一定程度上将干扰法官的判断。虽然说,法官审判不应该受民意左右,秉持独立立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可是,当所有网友都认为田保定应该轻判甚至无罪开释时,如果法院不尊重这种民意,一味拘泥于具体的法律条文,自然叫人怀疑我们的法律是否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甚至叫人怀疑审判不公——被杀死的可是北京人啊。

应该承认,在这起命案中,田保定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那就是他起初没有及时报警,到了儿子生死时刻选择了以暴易暴,最终酿成了命案。从程序上讲,法院即使重判田保定,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必须明白,在一个法治国家,不能只有程序正义,还必须保证实质正义。程序正义保障的是个人的权利,实质正义建构的是扬善除恶的公共秩序。被田保定杀死的刘大军、梁爱国两人,横行村里,欺压良善,白吃白喝,随意打人,拿人命不当回事,谓之为流氓恶霸并不为过。看看我们自己的身边,类似的流氓少吗?这些不法之徒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活,干扰了市场秩序,而且很多黑社会由此发展而来。

从“建构扬善除恶的公共秩序”的本意出发,笔者认为,法官固然应该不受民意影响,独立审判,却不能不充分考虑量刑的示范作用:如果量刑过重,必将打击民众反抗流氓恶霸的积极性,也给了民众一个错误幻觉,做好人反而不得好报,那就不如做坏人。前不久,对刺死北京城管队员的河北小贩崔英杰的审判,我觉得就充分尊重了民意,是一件好事。正如,崔英杰刺死城管队员一案社会制度要承担很大责任一样,田保定一案中当地公安部门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量刑过重还有一个影响:当民意受到冷落,参政议政热情必将萎缩。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民意能否保住田保定的命固然重要,但能否保住广大民众参政议政热情更重要。

(来源:信息时报)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