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午和下午的探讨大家可以看到有两派说法截然想法,一种就是私募基金想做就做,没有阳光化的问题,没有身份的问题,另外一个观点就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加强这一方面的只读建设的问题。下面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我演讲题目是发展私募基金事业,完善资本市场建设这样一个题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类基金,在座都是对私募基金应该是有很长久的关注,对这两个工具我们大家应该说越来越清晰,其实这两类基金作为投资工具事实上处于理财市场的两极,所以我把它认为是一种互补的市场定位。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两个定位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在我们的现有法制框架下,其实我们是对私募这一块采取了一个视而不见的态度,包括我们的《基金法》,我们《证券法》也缺乏私募证券只读的安排,所以这一点来看我们的确私募基金这样一个发展,的确提出了一个挑战,这种挑战不但是对我们监管的挑战,甚至对我们证券制度的一个建设提出了挑战。
我们可以看出来互补的定位可以在这几个方面得到明显的体现,一个就是不同目标的客户,我们私募基金主要定位在特定的富有的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这样一个方面,它的投资门槛比较高,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现在私募基金它在香港,在德国已经可以针对个人投资者进行募集,这是它的新的发展。但是传统来看,我们私募基金主要是由美国市场来看;第二就是募集方式的不同,今天有很多概念方面的争议,我们先看私募,私募里面分为股权投资,还有证券投资这两大块,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面把我们的范围缩小到一个证券投资的这样一个范围。不同的投资目标,一个是追求绝对回报,一个是追求相对回报,你要灵活性就要丧失别的方面一些东西,所以我们说这个业务有它的不同。另外一方面我们说民间有高手,私募基金不喜欢曝光,所以我们的阳光化事实上给他一个合法的身份,但是这些人是不喜欢曝光的,包括我们的募集,我们说募集就是我们很乐观的来看,也不可能像我们现在的公募基金这样向社会大规模的募集,又有不同的约束极力机制,我们说它的报酬有不同的安排,不同的投资管理模式。我们知道现在的公募基金小的规模都有几十个人在里面,但是我们私募基金可能一、两个人就可以做了,所以它非常灵活,非常清晰化的一种结构。不同的资产流动性,就是有可能像索罗斯一投资就是5年以上,你受不了这个约束就不应该到我这里来,所以这些都是它的不同定位,造成他们成为管理的两极。
现在我们说又引入一个问题,就是私募和公募能不能一起做。原来我们公募基金现在已经发展到成为一个行业,因为它的规模现在已经达到上万亿,如果没有公募基金快速的发展,我们今天讨论私募基金可能还为时尚早,但是现在公募基金已经相对在迈向成熟的过程中,我们又有一个私募和公募能不能同时做的问题。在这里面,我们说最大的一个就是利益冲突,这个冲突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交易部位的冲突。如果我做一个私募基金,能不能做得非常好?可以做得非常好,一个做空,一个做多,我永远可以跟客户说在任何市场上面我都可以做得非常好,这就是一个交易部位的矛盾。如果私募和公募一体来做,我们说这一方面冲突是非常大的。还有一个就是机会平等的冲突,我们看到了一个好的投资机会,是给私募还是公募,其实这里面也存在一个冲突。
私募基金究竟能给市场带来什么?我们过去其实一谈私募都是负面的一些东西,包括做庄,包括它的诚信,包括这些东西等等的一些怀疑。其实私募基金我们说这是我们一个非常大的物体,就是不同的安排,针对不同西方市场做的一个安排。这个安排我们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它是提供了一个舞台,这个舞台给有识之士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表现自我的平台,它提高市场的效率,可以促进我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当然这都是大话、套话,其实我们细想一下这些功能他都是有的。我们说私募这样一个舞台是造就英雄的这么一个舞台,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这样一个舞台又是一个非常残酷的一个舞台。因为每一个在座的可能都想成为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因为管理别人的钱总是充满了诱惑,总是充满了这样一个挑战,所以我们说这样一个市场倒下的是成千上万的人,但是活下来的人都是从战争中成长起来真正的英雄。
又引出一个问题就是私募基金的发展会不会对公募基金的发展带来一个什么不利的影响,在这里面我们说就是著名的肖华总经理,他到了私募,引起了市场很强烈的反响,就是我们现在一些做私募的人是从公募做出来的,他们认为在这一个平台上可能更能实现他们的价值。但是在这一个方面,我们说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我认为这样在同台竞技的过程当中,现在还不到一个挤出的效益,而且在将来我们说由于它是在不同的分割市场上在做,所以也不存在一个相互排斥这样一个后果。私募基金我们说现在有不同的估计,有的说有6000亿、7000亿,又有人更乐观的估计说到1万亿,当然这些数据都没有很强的可靠的来源。我们说这个私募制度,从现在来看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存在,最大的一些问题限制,我觉得就是在我们证券制度安排里面我们没有私募的安排。现在私募证券管理公司其实是分为两块,一个是募集如何募集,一个是如何管理的问题。当然你可以说我注册一个公司,就可以来做,现在没有人管你,你可以注册一个投资管理公司就可以去做,但是你有没有信誉能吸引到资金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特别是我们的衍生工具现在应该说也是相对滞后的。我们私募基金自身的管理能力,诚信水平现在仍然不能取信社会,特别是我们没有令人信服的业绩的记录。
这一块如何解决,其实这里面我个人认为,我们是缺乏一个市场的中介的状态,也就是由它来替我们的投资者,你是富有的投资者,你可能对投资还是一窃不通,那么怎么办?我们可能会借助于包括在国外它的投资银行,包括你的私人理财的顾问,你会信他,然后由他作为专业人士再去评估,再去选择投资管理人,这样我们整个市场它才会有一个完整的生物链,否则地话在中间的环节还是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有可能有很多优秀的私募基金做得很好,但是没有人把他们甄别出来。我们投资者想去投资,我们又投资无门,因为我们缺乏中介的一个机构来做这样的事情。
私募基金应该不应该纳入监管,这也是争议非常多。因为我们知道使私募基金名声大造是索罗斯,是巴菲特,但是让名声扫地,也有包括长期资本的公司,包括索罗斯劳苦基金等等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也给金融市场带来很大的振动,这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但是尽管私募基金,也就是对冲基金在美国可以获得注册的,是一个成本的考虑,但是并不意味着私募基金不受监管,而且它采取的是低线的管理制度,包括你要做衍生工具,你必须到美国专门管理这样一个市场部门登记成合格的基金管理人,你才可以做,特别是我们证券市场的一些基础性的制度保证了私募基金,可以在美国向成熟市场快速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私募基金最积极的一个方面就是可以极大的推进我们资本市场的建设,我们的建设就是由于我们缺乏私募基金的募集制度以及私募基金管理的制度,我们通过这些制度的完善,我们说现在已经不能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因为美国的《证券法》、《证券投资法》、《基金投资法》里面都提到,我们没有法律提到这一点,但是有公募必然有私募,你不能不提,所以还是涉及到一个基本制度的问题。最后祝愿我们私募基金的事业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