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文
国奥创造了历史,首次杀入土伦杯决赛;国奥也留下了遗憾,不敌东道主法国而屈居亚军。贝利说,世界上最难堪的荣誉莫过于亚军了。杜伊率领国奥队的“土伦快乐之旅”,最终收获了与快乐多少有些背道而驰的心情。
而以督军身份随队出征的足协第一把手谢亚龙,将以何种姿态来审视这个极具反讽意味的过程呢?“虽败犹荣”是最容易脱口而出的四个字,可贪多求大的政绩思维岂容得下这一“失败的荣誉”?在中超双雄于亚冠赛场携手出局、朱氏国足亚洲杯前景渺茫之际,苦心孤诣营造的这面遮羞墙竟然裂开了如此煞风景的缺口,情何以堪?
土伦杯主旨是强调“纯粹的、全无负担的快乐”。该项赛事原称“国际希望足球赛”,形式类似于足球夏令营,即让青少年在一种放任的气氛中回归足球的本真。非功利性是土伦杯的特色,但在我们这里,“领导监督下的快乐足球”为“土伦杯”镀上了一层中国特色的釉。
在中国足球管理体制的密码里,谢亚龙以如此显赫之身督战土伦无非暗示了两点:关心国奥,因为这支球队是足协“08工程”的主要施工团队;重视土伦,因为这项赛事肩负着某种救赎功能。一如前述,目前的中国足球在其他各条战线上尽显颓势。
在土伦杯赛场上,中国足球所呈现的是一副何等令人哭笑不得的面容啊。场内,一群超龄好几岁并有着多年中超联赛经历的球员,在仅有80分钟的非正规比赛中作斗士状;场边,从足协主席到球队主帅直至队医、翻译依行政级别一字排开列于教练席。这两道怪异的风景交融于土伦,连地中海的阳光都掺着几分假。
当然,人们可以将此理解为中国足球上下求索快乐的漫漫旅途。不过,在陈涛肆意绽放的笑容背后却垒砌着中国足球历史性的沉重。经验表明,中国球队偶得佳绩,往往是拜领导不那么关心、不那么重视所赐;领导愈关心愈重视,则球队愈难品尝终极的甜蜜。从这个角度说,杜氏国奥在谢亚龙的“关心重视”下杀入决赛,不失为对历史符咒的一次破除;但杀入决赛却屈居亚军,又可说是人力敌不过天命。
撇开战绩不谈,即便立于快乐的层面反观谢亚龙督战土伦,也能读出诸多乖张的意味。当一位足协领导以不由分说、居高临下的口吻训令球员“要放松、要快乐”时,那么这个快乐与“强制你自由”,便也无甚差异了。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