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初以来,“蕉癌”流言一波未平,“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谣传一波又起,市场持续供过于求,令香蕉产业雪上加霜。龙塘镇委办公室副主任何强介绍说,该镇香蕉种植户今年大部分亏本。广东省徐闻县被誉为“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县”,全县种植26万亩反季节香蕉,产量50多万吨。据统计,目前徐闻县香蕉业已损失近3亿元。(6月10日《人民日报》)
三个月前,发生在海南拾香蕉致癌”的谣言,人们还记忆犹新,难以忘却。紧接着,又一起“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谣传,再次在“中国香蕉产业第一大县”广东龙塘镇重新上演,而这次谣言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让蕉农们欲哭无泪,望“蕉”兴叹。
纵观这两次“香蕉有毒”谣言的兴风作浪,笔者发现有一个共性,这就是政府在面对漫天乱飞的谣言,表现出异常的迟缓。譬如,3月初,发生海南省的“蕉癌”风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动作还是显得慢半拍,直到香蕉地头收购价格异常暴跌10多天后,才举行正式新闻发布会澄清谣言,这样的举措只是亡羊补牢;再说这次“SARS病毒”事件,也是患上类似的毛病,这则明显有悖常理的谣言,在连续传播十多天之久后,才见有关部门来“救火”——农业部权威人士开始辟谣,中央高层也做出批示,要求当地职能部门采取补救措施。
按常理,无论是发生在海南省的“香蕉致癌”风波,还是最近广东省的“香蕉有SARS病毒”之说,是经不得一驳的。只要政府思想上高度重视,又有未雨绸缪的应急预案,即使是面对手机短信这样的信息化传谣手段,也是不难澄清事实的。俗话讲,无风不起浪。谣言之所以能够盛行,并使很多人信以为真,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政府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使得部分社会问题的真相带有神秘性质,而普通民众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行解读。所以,令公众匪夷所思的是,这两则明显有悖常理的谣言,好像长了一双翅膀,在没有外力阻止的条件下,以至于以讹传讹,广为散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杀伤力。
“香蕉有毒”谣言连续频发警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政府超强的公共管理技艺和管理智慧,具体讲,就是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在遇到类似“香蕉有毒”谣言时,不但要反应敏捷,应对及时,而且更要深入洞察,了解民众心理,掌握市场动态,从而准确及时地采取辟谣措施。否则,谣言只会泛滥成灾,加剧民众对谣言的恐惧心理,大大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与此同时,“香蕉有毒”谣言连续频发也警示我们,政府要适应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农业的管理和组织方式的观念转变,要积极推动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一套保护农户利益的危机应急机制,来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信息、销售难题,逐步加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把农户的损失才能降到最低的限度,则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