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沉北京报道
一
4月30日,卫生部宣布决定撤销牙防组。6月11日,卫生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对牙防组1997年到2006年间财务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卫生部认定,牙防组主要存在三方面违规问题:一、违规收取“认证”收入208.5万元;二、违规领取补贴;三、财务管理存在未经批准开设账户、对外贷款、奖金补贴和劳务费发放名目繁多等问题。
卫生部表示,根据审计结果,决定全额收缴牙防组收取的 “认证”收入,鉴于牙防组已经撤销,卫生部将责成有关单位尽快彻底清理牙防组的遗留问题,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引起了诸多质疑。有媒体称,卫生部对牙防组处理只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因为卫生部6月公布的审计结果,与今年5月卫生部规划财务司提交的《关于全国牙防组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中所说牙防组从1997年到2006年“累计收入2769.76万元”有很大出入,对此,卫生部并没有解释清楚。舆论认为,牙防组事件不应由卫生部内部处理,而应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牙防组撤了,问题归问题,成绩归成绩,但对于牙防组的历史地位不能抹杀。”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一位老医生表示,要历史看待牙防组问题。她认为,社会上包括媒体对牙防组还不是真的很了解。她说,通过包括牙防组工作人员在内的广大医生不断努力,10多年间我国儿童平均每人减少了一颗虫牙,牙病发病率不断下降。但对于记者提出的牙防组2700多万元收入问题,她也解释不清楚。
二
牙齿健康被世界医疗界认为是一个国家公共卫生发展程度的标志。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牙病问题突出,全国患龋率达到50%,平均一个人有两颗半虫牙,儿童患龋率更是高达80%,平均一个孩子有四颗半虫牙。
1988年,国际卫生组织在中国举办了一个有关牙防知识的培训班,介绍口腔保健经验。很多国内专家认为,中国应仿照国外的做法,在卫生部成立口腔卫生处。可当时正赶上我国精简机构,成立口腔卫生处是不可能的事情。
1988年秋,全国口腔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再次向卫生部提出建议,并希望卫生部的领导到会听取意见。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委派医政司司长张自宽代表卫生部参加了座谈会。针对国家精简机构的形势,张自宽提出了一个“三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在当时十分棘手的编制问题——就是成立一个组织挂靠在一个医疗单位,由卫生部负责政策领导,但不给编制和经费。牙防组呼之欲出。
1988年12月16日,卫生部批准成立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张自宽担任组长,挂靠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并依靠医院的预防科开展工作。“当时专家们兴奋不已,几位老专家激动得热泪盈眶,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国牙防的一线希望。”一位当事人回忆说。
牙防组成立之初,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 “既要有饭吃,又要有牙去吃”。但是机构成立之后,第一个难题就是经费不足,因为卫生部不负责提供经费,但还要牙防组开展相关公益活动。
“当时我们搞一些牙病知识宣传活动,根本就没钱。老院长张震康就到天津等地一些牙膏企业请求支援,一般的情况下能给一万两万的,但十分艰难。”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预防科王伟健教授回忆说。
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工作过的一些老大夫,都能回忆起牙防组成立之初的清贫与困窘。据说,第一次全国牙防组会议是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召开的,“当时想将会议安排在宾馆,可实在筹不出钱,连会后聚餐的饭钱也没有。卫生部长、专家教授只能一起吃盒饭,一位80多岁的老教授也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开会。”一位老专家说。
这种状况延续了几年之后,牙防组开始“自我谋生”。
三
1989年,也就是牙防组成立第二年,卫生部等九部门决定每年9月20日在全国开展“爱牙日”活动。有活动就需要经费,牙防组成立之初,主要靠牙膏工业协会赞助,但终归是杯水车薪,难免捉襟见肘。
牙防组开始思变。1992年,他们成立了“口腔保健用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开始对口腔保健用品的口腔健康促进功效进行检测和认证,然后尝试推荐一些优质口腔保健用品。
1994年,牙防组迎来了第一单“业务”。建设部下属的广顺公司要跟牙防组合作,在中国开展“窝沟封闭”的技术推广,愿意无偿捐赠牙防组100万元。但牙防组不是法人单位,没有银行账号。于是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于1994年顺势而生,注册资金800万元,法定代表人卞金有,他同时也是牙防组副组长。牙基会的业务范围是,“开展牙病防治活动、培训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资助科研项目”。
日前,口腔医学院预防科主任、原牙防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张博学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牙防组不是法人机构,没有账户,当时便考虑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来吸纳这笔资金(广顺公司捐赠),大家便想到了成立基金会”;当时牙基会成立时也遇到了困难,最后“通过经常到医院看病的领导,顺利拿到了成立的牌子”。
后来卫生部调查显示,牙防组很多“认证”资金就是通过牙基会的账户转入的。牙基会与牙防组基本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其中张博学就是两个组织的秘书长。
1996年,牙防组“认证”开张,为美国宝洁公司佳洁士牙膏进行了认证。据称,宝洁此举意在与另一巨头高露洁抗衡,因为之前高露洁已经拿到了中华预防医学会进行验证和推荐的“口腔护理专家”之称号。
佳洁士“全国牙防组认证”牙膏广告的大量投放,对牙膏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很多牙膏企业纷纷找上门来,要求牙防组“贴金”。2001年,江苏雪豹日化公司开发的“FE牙膏”也通过了牙防组 “认证”,是为国货第一家。广告一经播出,产品销量大增。接踵而来的是两面针中药牙膏、冷酸灵牙膏、乐天木糖醇口香糖等等,共有9家企业通过了牙防组“认证”。
张博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在“认证”过程中,除了检测和实验等少量费用,牙防组不收取任何资金,但通过“认证”后相关企业就需要提供捐赠,而且捐赠费用大大超过认证费用。这期间,宝洁向牙防组捐过1000万,雪豹公司也捐过大量资金,乐天木糖醇公司一次性支付给牙防组百万元实验费后,每年还要给10万元赞助费,两面针则赞助45万元支持牙防组组织的“大讲堂”活动。
几年之间,“全国牙防组认证”这一广告用语大行其道,国人耳熟能详。直到2005年9月,中国公益诉讼网主编、清华大学法学博士李刚状告牙防组违规认证,牙防组开始进入社会舆论的聚光灯下,追查监督“伪公权力”的诉求应声而起。
四
李刚通过研究发现,全国牙防组既不是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合法认证机构,也不是民政部注册的社团组织。他认为,这样的主体不能够做某些产品的质量认证活动,“全国牙防组认证”属于国家不承认的违规认证。
2005年9月26日,李刚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卫生部、乐天公司和物美卖场,认为全国牙防组对乐天口香糖的认证有欺诈消费者之嫌。朝阳区人民法院认为,卫生部作为行政机构不能成为民事案件的被告,未予受理。9月28日,李刚将起诉对象改为全国牙防组,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立案。11月,西城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决,以全国牙防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权利和义务为由,驳回相关内容,余案移交朝阳法院。
2006年7月,朝阳区人民法院以原告被告之间不存在利害关系为由,驳回了李刚的诉讼请求。但在驳回李刚起诉的同时,朝阳区人民法院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卫生部发出了司法建议,指出牙防组的违规认证行为损害了卫生部的权威和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建议卫生部加强对牙防组业务活动的监管,对其违规认证行为展开调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李刚诉讼后,消费者对“全国牙防组认证”产生了严重信任危机,全国牙防组被推上风口浪尖。2006年11月,卫生部和国家认监委叫停全国牙防组开展口腔保健品的认证活动,但当时并没有取消该组织。
两部门表态后,舆论并未平息,对牙防组的声讨一浪高过一浪。2007年4月30日,卫生部宣布取消全国牙防组。5月,卫生部完成《关于全国牙防组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报告》,证实牙防组从1997年到2006年间累计收入2769.76万元,这其中除了认证收入外还包括企业赞助费2068.61万元,会议收入359.76万元等。6月11日,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审计结果,宣布了牙防组“三宗罪”以及处理决定。
五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对于卫生部的处理结果,李刚十分失望,他认为这有大事化小、草草收场之嫌。
而卫生部疾病控制局局长齐小秋在6月13日召开的全国口腔卫生工作会上则表示,牙防组“成绩是第一位,问题是第二位”。齐小秋特别强调,牙防组内的个人行为包括管理层和操作人员出现的问题不能和牙防组挂钩,并承认卫生部确实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下一步将在疾病控制局设置口腔卫生处,管理相关业务。
被撤销的牙防组大感委屈,6月19日,牙防组所依托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牙防组18年的成绩单,大致如下:一、牙防组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和启蒙活动;二、在牙防组和全国口腔医务工作者的推动下,我国五岁年龄组儿童龋齿发病率由1995年前的77%下降至如今的66%;三、以牙防组为中心建立了上至中央、下至省市区县的多级牙病防治网络,形成了一支骨干防治队伍;四、开展了三次规模巨大的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摸清了我国口腔健康的基本情况;五、协助政府制定我国口腔卫生保健目标规划,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牙病防治方案,在牙病防治方法普及和规范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六、组织专家深入边远、贫困地区,在弱势人群牙病防治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开展了从瑞金至延安的“牙病防治新长征”等大量社会公益活动,为相对落后地区的群体送去了健康、平安和温暖。
“媒体应更多关注牙防组撤销后谁来保证13亿人口的牙齿健康问题”,“中国媒体对牙防组的关注程度,已经创造了世界新闻史奇迹”。6月20日,江苏雪豹日化公司董事长童渝对记者如是说。
牙防组撤销后,国内200多名专口腔医学界专家曾联名呼吁,不要全盘否定牙防组的工作成绩,尽量避免给我国的牙病防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就在位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科研楼四层的牙防组牌子被摘下后,位于科研楼五层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开始进驻附近的北京国际大厦,新的办公场所光鲜亮丽,一改曾经与牙防组相似的“灰头土脸”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