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来了位女律师
导语:

记者:殷志艳

通讯员:钟法 

“咚”,法槌一声响。开庭。

一个年轻的女人站起身,手里捏着一叠起诉书,语速飞快地念起来,一点疙瘩都不打。为了做法庭笔记,我还专门练过速记,但是这回她太快了,我只零星记下几个字。

不知道法官有没有听清她在念什么——还好,法官手上也有一份起诉书的。

11月28日14:30,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7号法庭。

刚才那位“飞语”的女人是来自北京的律师。她可能是本周出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频繁的一位律师了。

法院门口的公告栏上,本周开庭排期表显示:北京一家叫“三面向”的版权公司告杭州几家单位,被告名单列了长长一串。案由都是著作权侵权。

女律师就是为这些案子来的。而且准备得非常充分。

昨天开庭的是其中一件案子: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状告杭州市××局。

女律师“飞语”宣读的起诉书,大意是说,杭州市××局在自己的网站上放了一篇《对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兼论农民负担问题的产权基础》的文章,既没通知作者,也没给付稿酬。

(这篇文章主要讲造成农民负担的原因和怎么改革。如:屠宰税的由来和取消、村干部的合理收入该从哪里来等)

女律师说,这篇文章,三面向版权公司已经向作者买断了版权。

她是今年7月接受公司的委托,负责在浙江为公司维权的。“被告的名单都是公司拟定的。在浙江有100多个案子呢!”

开庭排期表上的其他8名被告,案由跟杭州市××局一样,也是因为转载了某一篇文章当了被告。

据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统计,近期共受理三面向版权公司类似案件26件,本周开庭的就有10件。

这样算来,女律师光在杭州,每天差不多就要跑两趟法院。

法庭上,女律师气宇轩昂地提出要求:杭州市××局因为侵权应该赔偿6200元。

账是这么算的:文章有6000字,每千字50元,应计稿酬300元。因为被告侵权,应赔偿4倍的稿酬。另外,还要支付公证费1000元、律师费2000元、交通食宿费500元和其他费用1500元。

杭州××局卢律师出庭辩护。

他承认擅自转载了文章,但辩解说,转载时已注明作者和出处。在收到对方律师函后,他们很快删除了文章,也考虑过支付稿酬,“但原告索赔费用太高了。我们局也是行政部门,不好开这个先河。当时就没谈拢。”

“互联网上互相转载文章很常见,原告明显是维权过度了,这不利于互联网的发展。”说到“维权过度”时,卢律师特意提高了声音。

卢律师接着质问:“原告索赔4倍稿酬有什么法律依据?2000元律师费也明显偏高,在浙江1000元就够了!还有1500元其他费用,不知道是什么费用?”

女律师马上接口道,根据公司经验,有的被告不服,要上诉,这笔“其他费用”就是为上诉产生的差旅费准备的。

法官一直静静地听着双方唇枪舌剑,看看差不多了,就问他们愿不愿意调解。

男女律师都飞快地点点头。

“我们最多出2800元。”卢律师说,“300元稿酬、1000元公证费和1000元律师费,还有500元差旅费。”

法官扭头问女律师:“这个数字怎么样?”

女律师几乎没犹豫,马上点了点头,“可以,我把撤诉申请单也带来了,你付清费用,我马上撤诉!”

短短半小时,案子结了。

北京这家叫“三面向”的版权公司是从去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网络著作权维权攻势的。被告大多是政府和知名的企业网站。他们通常以较低的价格,买断原作者的文章,然后向侵权转载的网站提出索赔。一般一告一个准,大部分案子以调解了结。记者大致估算了一下,如果女律师在杭州只打一个案子,来一趟成本就高了,有二十几个案子就划得来。何况在全浙江有100多个案子呢!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11月27日-12月1日开庭排期表(摘要)

原告:

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

案由:著作权侵权纠纷

被告:

浙江省××局

杭州市××局

浙江省××招商投资集团

浙江××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市××协会

浙江省××信息研究所

杭州××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杭州××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农村研究网)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