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7月17日晚23点45分,中国国奥队海外拉练比赛挑战意甲豪门国际米兰,经过90分钟的激烈比赛,实力明显不及对手的国奥队球门被洞穿三次,0-3负于意甲冠军国际米兰队。
在国足抽调了周海滨、赵旭日、朱挺等多名重要球员之后,目前的国奥队并非最强阵容。而对手国际米兰尽管缺少了克雷斯波、萨内蒂等名将,但斯坦科维奇、马特拉齐等主力都出现在比赛首发阵容中,替补席上则坐着阿德里亚诺等,双方实力对比非常悬殊。比赛在国际米兰的一块训练场上进行,国际米兰上半场派出了较多的年轻球员。
比赛开始后,双方即在中场展开激烈拼抢,第3分钟,吕建军在前场得到队友传球后一脚远射,国米门将托尔多把球稳稳得到。第4分钟,国米的洪都拉斯外援苏亚佐的中场传球后犀利的突破造成了国奥队后卫在禁区外无奈犯规,所幸任意球没能构成威胁。
第7分钟,国奥队获得右路角球,王晓龙角球开到前点,前锋姜宁高高跃起抢点头球划门而过。11分钟,陈涛右路接队友传球后横向向左带球,突然起左脚禁区外发力远射,球势大力沉擦球门右侧立柱飞出底线。12分钟,克鲁斯左路突破下底,在小禁区内小角度射门,王大雷倒地挡了一下,球打边网弹出底线。
面对国际米兰这样的强队,国奥的小将们踢得积极主动毫不脚软。15分钟,国米禁区内一片混战后球被解围,禁区外的崔鹏侯个正着,停球后一脚大力远射,球高出横梁。第21分钟,国奥队又打出精彩配合,右路几次连续短传后球转移到左路,陈涛边路突破后横传门前,21号吕征跃起头球攻门被后卫破坏,插上的姜宁补射稍慢被托尔多倒地把球没收。
第26分钟,苏亚佐在中路高速突破时被国奥后卫犯规放倒,克鲁斯主罚任意球,球越过人墙但还是明显高出横梁。第28分钟,国奥队后场断球后快速反击,姜宁右路带球受阻,分球给身后插上的沈龙元,沈龙元过人突破杀入禁区,面对门将小角度射球门远角,球稍稍偏出左门柱。
国奥队的表现也激起了国米球员的斗志,第31分钟,国米右路进攻,球吊向中路后,前锋克鲁斯背对球门做出了精彩的侧身倒勾射门,球弹地后擦右门柱出了底线。第32分钟,苏亚佐左路突破,在禁区内被吕建军放倒,裁判果断判罚点球,克鲁斯主罚球踢球门右下角,王大雷判断对了方向但还是无力回天,国米1-0取得领先。
失球后的国奥队员并未气馁,连续向国米球门发起攻击。第35分钟,表现极为活跃的沈龙元右路带球过人,禁区内地滚球横传中路,陈涛插上射门球被后卫用身体挡出。而面对国奥队的进攻,国米不时打出快速反击,苏亚佐的速度在反击中形成极大威胁,国奥后卫多次不得不采取犯规战术破坏其高速突破,面对其超强的个人能力略显狼狈。
第40分钟,沈龙元中路突破时造成了法蒂尼禁区前的犯规,陈涛主罚任意球直接打门,球被人墙挡出后陈涛再分到右路,吕建军突破时又造成博尔佐尼犯规。陈涛再次主罚任意球,他的大力射门直接打在苏亚佐身上弹出。随后杜伊进行人员调整,用李微换下崔鹏。
下半时双方易边再战,国际米兰换上了阿德里亚诺、索拉里、萨姆埃尔等大牌球星,国奥队也进行了人员调整。双方的攻防转换节奏明显加快。第52分钟,刚上场的阿德里亚诺左路得球,在大禁区线上完成了自己的第一脚射门,球偏出右立柱。第54分钟,阿德里亚诺接索拉里的后场传球,禁区内戴琳和万厚良二人关门都未能防住其突破,阿德面对王大雷一脚大力射门球高出横梁。
国米相对于国奥的强大是无庸置疑的。第57分钟,国奥的大门被再次敲开。年仅16岁的前锋巴瓦中路突破分球给边路,阿德里亚诺横传门前,中路跟进的索拉里轻松射门入网。国际米兰扩大领先优势,2-0。
国奥队还没有回过神来,第60分钟,国米后场又是一脚长传,戴琳头球顶了一下见高不见远,球又落到阿德里亚诺脚下,阿德面对三名后卫的夹防稳稳拿住球,在王大雷上来封堵之前,轻巧的一脚射门把球送入球门左下角。国米转眼间3-0领先。
本着练兵的目的,杜伊随后又换上不少球员。由于人员调整,国奥队的配合也不如上半场那样流畅,中前场的传接球多次出现失误。第71分钟,姜晨右路突破快到底线处回传中路,插上的郜林迎球射门高出。第75分钟,23号李微禁区外一脚很有质量的远射,球擦门柱出底线。
第81分钟,国奥队错失绝佳进球机会,姜晨右路得队友传球,巧妙晃开对方后卫的飞铲,横向带球趟过门将,面对空门的射门却击中横梁弹出。随后前锋姜晨的脚踝受伤,不得不被提前换下。第90分钟,过奥队开出战术角球,6号将球开向球门远端,万厚良抢点头球攻门,球顶向远角飞出底线。随后主裁判吹响终场哨声,国奥队0-3完败给意甲冠军国际米兰队。
双方首发阵容:
中国国奥队(442):1-王大雷;4-吕建军、5-万厚良、15-戴琳、14-苑维玮;7-沈龙元、20-崔鹏、10-陈涛、11-王晓龙;9-姜宁、21-吕征
国际米兰队(442):1-托尔多;4-法蒂齐、23-马特拉奇、6-马克斯维尔;8-马卢菲、11-博尔佐尼,7-菲尔科,5-斯坦科维奇;9-克鲁斯、29-苏亚佐(胖鱼)
杜伊满意国奥半场表现 明确球队崩盘原因只待改进
杜伊急待改造后防
在北京时间7月18日凌晨结束的一场中国国奥队与意甲豪门国际米兰队的一场热身赛中,杜伊科维奇率领的国奥队在全场比赛中只在上半场打了45分钟的好球,而在下半场却无法继续与强大的意甲冠军球队进行对抗,最终以0-3的比分败下阵来。即使这样,主教练杜伊科维奇仍然对球队在某些方面表示满意,尤其是上半场球员们还打出了几次漂亮的进攻。
比赛一开始,国奥队比国米的球星们更早地进入了比赛状态,这也使国奥小将在比赛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而次进攻组织得也颇具威胁,只是迟迟无法打破对方的大门。杜伊也对自己的球员在上半场的表现感到满意,“我对球员们在比赛中的总体表现感到满意。”这是杜伊在赛后对比赛的整体评价,“特别是在上半场,我们在与国际米兰这样的顶级球队比赛保持了良好的队型,而且队员们对战术的执行也比较到位。在进攻中的配合也没有太多的失误,而且前后场的衔接也做得不错。”
但到了下半场,也许是由于一球落后的原因,球队在场上显得有险急躁,而且国际米兰队则逐渐控制了比赛节奏。对此,杜伊认为被对手打进一球之后,国奥队的进攻组织得有些混乱,在换人后前后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误会也开始增多。“对方是很有经验的冠军球队,他们一旦获得机会就会充分利用我们的误会。”杜伊称国奥队的后防线在下半场出现了一些失误,特别需要引起注意,“我们的后防在下半场暴露了一些问题,让对手抓住了机会,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后的训练中加以改进。”
杜伊介绍说,中国队的年轻队员们在与国米球星比赛都抱着学习的态度,杜伊也希望自己的队员是以这样一种态度与对手比赛。杜伊告诉记者,“队员赛后说通过这场比赛向欧洲顶级球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对手的个人能力、球队的默契程度和球员在处理球等细节方面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虽然这只是一场友谊比赛,比赛双方都在上下半场换了很多队员,而且国米只在整场比赛中都是在用几名主力球员带着年轻的小队员比赛,但杜伊仍认为比赛很有锻炼价值,“国际米兰队的技术、传接球、进攻套路等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做得非常好,显示出了一支强队的水平。虽然他们没有派出全部主力,上下半场分别用几名主力球员带着年轻队员比赛,但我们还是达到了比赛预期的效果。”(Chang)
董路:国奥逼马特拉齐三次放铲已不虚此战
上半场结束的时候,电视转播镜头摇向看台,烈日下一位起身伸懒腰的意大利球迷的形象足够15个人看半个月的——光着膀子只穿一条疑似泳裤。
国奥VS国米就是这样的一场比赛——友谊第一,休闲为主,时髦点的说法就是“快乐足球”。
前32分钟国奥的表现更像是“国米”,而同一时段国米的样子别说其意甲冠军就是“中甲冠军”也让人怀疑,国奥在太岁头上动土,太岁们似乎还在海滩上睡着。
在国奥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中,马特拉齐有点着急,先后三次倒地放铲,至此国奥已不虚此行。
国米场上有34岁的老将,也有16岁的新手,说成类似“父子兵”也实不为过,如果再格外认真研讨有关技战方面的事情,至少对这样的一场比赛没有任何的价值;0:3只是一个结果且还是一个不那么真实的结果——“热身”来得不如“亲身”准确。
比赛的真正功用就是丰富国奥球员个人的经历,和世界豪门、世界球星同场竞技对于其中大部分人来说一辈子或许就这么一次,通常一辈子就一次的东西是用来珍惜和回味的。
比如连失三球的王大雷会永远记住这个意大利的下午,自己把守的球门曾经被克鲁斯、索拉里、阿德里亚诺攻破,有点像一位半专业半业余的台球选手让奥沙利文打了一次“单杆过百”。
尽管时而反复中国国奥却一直在进步之中,这一结论无需要通过挑战国米来得出;中国国奥当然还存在许多缺欠,同样这一结论也无需要通过对阵国米来得出,本来是一次快乐的经历,千万别演绎为“沾沾自喜+灰头土脸”的混合体。
那要么是“不自知”,要么是“不自信”,不过这倒是几十年来中国足球常见的模样。
李承鹏:国奥0比3等于看了一场真人版的《变形金刚》
姜晨打那脚球时可能想到了“人生某一次”这样重大的命题,他太发力了,不过任何一名中国球员在突破了由萨穆埃尔领衔的后防线再趟过了守门员时都会产生过度使命感,姜晨没哆嗦,这就算及格了。
同样的心理状况也出现在万厚良们身上,其实阿德那个球停“疵”了,但他雄壮的身躯在三名包夹上去的中国后卫看来和变形金刚无异,中国年轻人肌肉紧张地纠缠着,球还是像母鸡下的一个蛋一样滚进了。
即使国米只派出一支“混编队”,但全场分别上场的有克鲁兹、斯坦科维奇、马特拉奇、索拉里、阿德、托尔多……你仍然可以把这当成观看一次《变形金刚》的视觉大餐,没错,他们皮肤上还有海滩的痕迹,嘴里还有啤酒的味道、脑子里还回味着某个名模的香艳,但这仍然是国米,他们的踢停传射还是真正的巨星派头。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以整编队伍和这样一支国米比赛,第一功德是让中国的乡下孩子们沾点巨星的“气场”,其次是——这种比赛比王大雷或张文钊以个体前往国米预备队训练更有意义。
谈“意义”就过了,变点“意思”吧,其实中国足球的“意思”比“意义”更有实际作用。这场比赛有点“意思”。
一、国奥队技术最好的陈涛这次却突然变成一个朴实无华的“工兵”了,他那“出神入化”的前场定位球这次却两次因为高度不够打在人墙上,他也没传出什么好球,也没有什么过人,因此给他带来的积极意思是:必须赶紧出国。而金德领导人应该明白,还真别以为你们家院里那个又白又嫩的萝卜是人参。
二、戴琳和万厚良的身体足以包打中超,教练总是要对他们说“要冷静”“不要只会用身体”,这次看到阿德以后才知道人家那个才叫身体,踢都踢不倒,拉都拉不住。
三、张文钊是全场最敢于显示小技术特点的,可是没用,意大利球队从来就不怕小技术好的。
四、沈龙元和后上场的代钦华在右路的几次突破纯用的是速度,有点意思,看来中国球员的优势只有这一点是经得起考验的。有点像“土特产”,你和老外比LV不灵,比肚兜还将就。
五、中国国奥此战面对了几个比自己还要小的球员,特别是那个叫“巴瓦”的16岁小黑人,技术轻逸得有点像一只飞翔着的黑鹰,人比人,气死人,所以以后中国媒体慎用“天才少年”这一词。
国米球员胸前都贴着“倍耐力”的中文广告,他们没人知道中文发音该怎么读,他们很快也会忘掉曾经和来自中国的一群年轻球员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比过赛。
但这场比赛对中国球员很重要,他们终于和真正的巨星而不是中超大哥们一对一单挑过了,他们终于知道什么是天外飞仙的境界了,他们终于知道在未来的奥运会上——中国国奥要靠整体作战和明确的风格来和强手纠缠了,具体来说,中国队真的只有靠边路的速度突破和顽强的作风才能达到某种即定目标。
而这些,无论杜伊跟他们说过多少遍他们在和国米大腕对阵之前都不会有今天这样明白,靠身体?靠技术?靠球星?一百堂战术理论课和思想动员会,比不过这一次巨大落差的实战。
杜伊说过多少遍征调一些超龄球员补充国奥的后卫线,可中国足协为了“亚洲杯四强”就是不干,就在我们国家队举全国之力血拼一个有点不着四六的亚洲杯时,小野伸二却在日本国内和曼联打着高质量的商业赛并进了一个绝对欧洲水准的球,看过浦和红宝石和曼联比赛的中国球迷并不多,如果看了,就会知道这支浦和红宝石和参加A3的那支完全不一样,不是队员不一样,而是投入程度不一样,在和曼联对攻的过程中,他们显示出来的技战术内容并不比差点打急了的对手差多少。
日本足球不仅要赢得该赢的比赛,而且根本就是“踢该踢的比赛”,据说小野伸二因伤病才没去亚洲杯,可在与曼联比赛中哪里看得出伤病?他才不想和东南亚球队血拼呢,打个5比0有意思吗?
中国国奥队员赛后纷纷和曼奇尼合影留念,脸上写满崇敬,这场热身赛打成0比3或1比3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去过了心中的圣地了。
比较烦比赛过程中,那些中方人士不断在场边声嘶力竭“逼紧点”“人墙靠右一点”“顶上去”“注意力集中”……有意思么?你们让孩子们在阿尔卑斯脚下玩一次不行么?
就算带他们去看一场真人版的《变形金刚》,这目的就达到了。(新浪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