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生活方式 > 艺术 >
关掉哈佛,关掉耶鲁,关掉普林斯顿,统统地关掉
导语:

当一个头发像疯子的家伙喊出“关掉哈佛,关掉耶鲁,关掉普林斯顿”时,数百名听众发出一阵欢呼。彻底关掉!把他们的校园改建成豪华商住楼,学生分散到美国前十名的大学,把他们获得的捐赠送给慈善机构,或者用来购买加拿大。

这一幕发生在不久前一个周六的晚上,这是《纽约客》杂志文学节的一部分——辩论常春藤联盟是否改关掉。那个头发像疯子的家伙名叫Malcolm Gladwell,写过两本畅销书《The Tipping Point》和《Blink》。他的辩论对手是Adam Gopnik,两人都是《纽约客》杂志的记者。

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的Malcolm Gladwell,是出了名的常春藤联盟反对者。他在2005年一篇文章中写道,常春藤大学的入学程序古怪、武断、荒唐。在这天晚上,他把自己的观点推向了一个极端: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应该消失。

常春藤联盟由美国东北部八所大学和学院组成,包括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在美国,对于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名牌大学的入学标准,一直存在着争议,他们似乎看重学生的家庭背景多过看重学生自身的能力。

Malcolm Gladwell核心观点是,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三所大学在促进社会流动性方面毫无建树;他还认为这三所大学已经成为了某种消费偏好,而非一个学习的地方。比较有意思的是听众的热烈反应,似乎表明了众人对精英教育的反感。

《The Overachievers: The Secret Lives of Driven Kids and Secrets of the Tomb: Skull and Bones, the Ivy League, and the Hidden Paths of Power》一书的作者Alexandra Robbins说,目前对常春藤联盟身上的神秘感正在消退,但她也承认,进入这些大学越来越难。她说,其实许多大学已经追了上来,甚至超过了常春藤联盟。

出人意料的是,有时候拥有常春藤联盟的文凭反而成为找工作的阻碍。Robbins说她最近和一家大公司的CEO聊天,这家公司有一项非正式的政策,即不聘用常春藤联盟的毕业生,因为这些人身上有着强烈的精英意识。Robbins自己也毕业于耶鲁,但她说自己能避开这个话题的时候,就一定尽量避开。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Jim Newell为一个关于常春藤联盟的博客(www.ivygateblog.com)撰稿,他认为大家对常春藤联盟的厌恶主要是因为其固有形象不佳,而且每年这些学校要拒绝很多的申请者,所以很容易造成对这些学校的不满。

Michele Hernandez是美国最著名的大学升学顾问,她提供一个5年打包计划,收费4万美元。去年,她从帮助学生进入名牌大学的服务中挣了100万美元。她说自己有时候也会建议学生不要眼中只有常春藤联盟,但这种劝说往往无效。她说,即使关掉这些学校,还有其他的学校会顶替它们的位置。

关于这种仇恨来源的另一种解读是——嫉妒。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的心理学副教授Sarah E. Hill专门研究妒嫉心理,她说,在《纽约客》辩论的现场,观众的反应说明他们认为常春藤联盟的毕业生拥有某种不公平的优势,所以除掉这些学校的主意让人兴奋;这就好比:哈哈哈,让你牛,我把你的标签给摘下来了!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