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徐思淼 施健子 在Dolce&Gabbana主管克里斯蒂亚纳·鲁埃拉的眼里,中国是一个“对奢侈品有着高度敏感性的国度。”类似于“Harry Winston上千万的镇店之宝,开业一个星期内就被人买走”这样的中国神话不停刺激着国外奢侈品企业高层的神经。
而今,很多奢侈品牌的设计更被附加以显著的中国元素。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中国可以具体到一个国家,更可以抽象为一种灵魂。中国可以是Zegna的影像,可以是Gucci的熊猫公仔,也可以是Cartier龙型的表盘……西方世界里的中国精神在奢侈品的只言片语中一点点丰富成形。
“走进中国”与“中国输出”虽有不同的主语,却是中国时尚产业的新陈代谢和良性循环。代表国名的“中国”与代表价值观的“中国”给了我们相同的兴奋与期待,构成奢侈品的中国式生活与中国的奢侈品生活。
1.视觉中国



东方元素一直是西方时尚圈的保留命题。和之前呈现的暧昧和模糊相比,倍耐力的2008年限量版年历则指向明确,这套名为“Perle d'Oriente(东方之珠)”的照片将全世界的时尚焦点聚集到中国。对于一个与西方常见审美取向并不统一的国度来说,这并不容易。
作为全球第六大轮胎公司,倍耐力(Pirelli)自创立以来拍摄的年历是其一大骄傲,持续的中国热使得中式元素成为08年倍耐力视觉的不二选择。这也是该年历35年来首度在亚洲完成拍摄,并特别选择在中国首发。由于印数极少且只赠予倍耐力的尊贵客户及社会名流,因此,年历成为全球爱好摄影、美学人士狂热追求的对象。
著名肖像摄影大师Patrick Demarchelier与Dior高级定制女装的组合是品质的保证,加上包括英国的Lily Donaldson、澳大利亚的Gemma Ward、爱尔兰的Coco Rocha、中国的杜鹃和莫万丹,以及老上海少不了的张曼玉等在内的众多模特,使这组照片不可避免地带上世界性的口吻,也注定会成为西方世界经典的中国表达。在John Galliano眼中,古老中国的盛世繁华有点东瀛趣味,撇去这个不谈,旧法租界独具风味的小巷,前英国使馆的花园,弥散着神秘市井气息的旧时中国,人潮滚滚的南京路和独具特色的茶楼,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风韵。
“倍耐力深谙如何融入所在市场的商业和社会氛围,在巴西就是地道的巴西人,在德国就是百分百的德国人,在中国,我们要做地道的中国公司。”倍耐力中国公司总经理Cattaneo曾经不断强调倍耐力融入中国市场的诚意。要做得本土化,首先莫过于拥有对本土文化的理解。


抱有此种想法并同样以影像为载体的还有Zegna。Ermenegildo Zegna最新一季所有的广告都在中国拍摄,由备受赞誉的摄影师Nathaniel Goldberg及艺术总监Karen Joyce率队,配合一班国际顶尖的男模特儿,与倍耐力的号召力相比毫不逊色。但不同的是,它对中国时尚的思考跨越了过去和现在——Ermenegildo Zegna品牌中的Couture系列、度身定造、Sartoria、高级休闲及配饰系列的拍摄背景为极具历史意义的紫禁城、万里长城、后海公园;而Zegna Sport则来个大逆转,拍摄背景多为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比如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的中国电影博物馆。
“我们在这季度的目标是让Zegna走出意大利,踏足国际舞台,中国是一个理想的地点,因为我们能够捕捉到过去那份传统美,亦同时捉紧现在与未来那股革新与活力。” Zegna艺术总监Karen Joyce说。虽说现在地球已经是平的了,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是是非非也并非难事,但更多的西方人还是一厢情愿地把中国置于过去,一如他们所看到的中国第6代导演镜头下的中国。
不得不说到中国的时尚一贯表现出的分裂气质。《Men’s Folio》和《Wow》杂志的新加坡出版商康艾德的评论一针见血,“虽然在戛纳电影节等西方大型活动中可以看见章子怡等女演员身着传统的紧身无袖丝绸旗袍,但在生活中她是不会这么穿的,中国人不会穿民族服装去参加聚会,他们会选择类似Dior这样的品牌。”事实上,这也正是设计师们苦恼的问题,如何让中国古老的时尚元素离真实生活更近?
如此背景下,便出现了2007年末的FENDI“长城秀”。长城是中国人依附的心理基石,而FENDI这样的奢侈品代表着诸多中国新贵们追逐的生活,传统与现代在同一时空得以结合,是这场秀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之一。
日益注重中国市场的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然找到了双赢方式,在成功推广的同时,以长城、故宫等文明遗迹为背景的视觉盛宴为中国人挣足了面子,而举办大型活动的影响力则能帮助中国提升在世界时尚界的地位。


足上梦想家Salvatore Ferragamo08年在中国的亮相以品牌的80大寿为突破口,1928年创建于佛罗伦萨的Ferragamo将于 2008年3月28号在上海举行为期3天的庆祝活动。但实际上,整个庆典将持续到 5月上旬,从3月30日开始,“Salvatore Ferragamo——1928-2008不朽的传奇”展览将在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开幕。届时将展出Salvatore Ferragamo的三百件珍贵原作及他的设计手稿和专利证书,来宾们还可以体会到他对电影工业的巨大影响,以及品牌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Salvatore Ferragamo的妻子Wanda Ferragamo说到:“我和我的家人选择在中国,特别是在上海举办我们80周年的庆典,主要是因为这个国家、这个城市具有相当丰富的历史与传统。”在上海举行庆典的另一意义在于纪念这位品牌创始人对亚洲市场的积极开拓——早在1958年,他就曾到东京游历。
没有人会在乎这个理由是否牵强。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Ferragamo混杂的经典奢华又相对节制的时尚态度,在奢侈品消费疯狂增长的数个亚洲大都会里,只有上海最符合它的特质。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08年中国的视觉主题被一一构建,以一种国际化的方式包装和放大,中国在瘁不及防中一下被推到幕前,虽然表现仍属生涩,但丰富的文化层次应该能让很多人找到爱上她的理由。
2设计中国
Gucci 中国概念


Gucci最近几季的设计给时尚界吹来了一阵复古风,但“8-8-2008”并没有复古地具像中国,而是把中国进行概念化处理,目标直指奥运。Gucci证实了,不用龙飞凤舞雕梁画栋,也可以完整表达中国。
设计师Frida Giannini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体育,这款针对北京奥运会限量发行的“8-8-2008”系列除I-Gucci手表将在全球发行之外,其它产品仅在香港和大陆发售。
I-Gucci手表是Gucci推出的第一只电子手表,手表既有数字显示模式,又有指针显示模式。红色橡胶表带的外面刻上了Gucci的商标,表的底盖则以品牌经典的绿-红-绿标志纪念2008年。
经过《色戒》等影片的渲染,外国人开始明白麻将对于中国生活的重要性。Gucci的麻将套装采用红色“La Pelle Guccissima”皮革盒子包装,极具奢华经典气息。
Frida了解中国,他以一种奢侈的方式向自行车王国致敬。车后座挂着印有“GG”标志的皮质软包,灵感大约是来自于中国的邮递员,只不过变小了很多,颜色也由绿色换成了红色。还有最受瞩目的熊猫公仔,一张洋脸,长手长脚,感觉很像穿长衫的老外。
对于这个系列中大量使用的鲜明红色,Frida解释,“红色能使人联想到喜悦和喜庆,这个颜色正好是2008年的年度流行色。”
Cartier 祝福中国

卡地亚龙型装饰限量版钢笔

羚羊幸运吊坠
于是,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卡地亚将很多意指中国的实物用到了设计中,长期的磨合让卡地亚了解中国传统物件中的独特文化,“中为洋用”的作品引入了国际的审美,骨子里却始终是中国的气度。
如1924年的一枚龙形胸针,创意来自于清代用来系扣腰带的龙首螭纹翠玉带钩,被卡地亚巧妙地在背面加上镀金别针托子,在龙的项部和首尾处加嵌既有固定作用又添美观效果的钻石,再用黑色珐琅和白色钻石加工两只龙眼。中国传统与西洋胸针竟没有一丝的排异。
2003年的卡地亚推出过一个中国系列珠宝,定名为“龙之吻”。主题运用风铃、如意结、扣锁等中国灵物为蓝本,创作出别具风情的首饰。演绎了中国典雅含蓄的传统美学。在2008年这个让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的年份,卡地亚自然不能缺席,“卡地亚祝福中国(Cartier Celebrates China)”全球限量精品系列由此诞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龙飞凤舞的灵动书法、非比寻常的十二生肖、意涵丰富的图腾象征,构成了全新珠宝及配饰精品。
3.时运中国

江诗丹顿探险家系列郑和表
中国奢侈品消费势头的迅猛上升,亦使得腕表品牌大鳄们摩拳擦掌,君不见近年来以中国元素加以点缀的腕表比比皆是,“中国表”已经不仅仅是为中国而制造,反而成为国际手表潮流中一股不可小视的发展趋势。其实从清代起,就已经有很多国家专门为中国定制珐琅手表,近几年巴塞尔与日内瓦两大表展的烘托,又让“中国风”再次崛起。
说到中国风味,“龙”就成了我们整个民族的代表。前几年适逢“龙年”,各大表厂纷纷推新。江诗丹顿(Vacheron & Constantin)、格拉苏蒂(Glashutte original)、帝舵(Tudor)、昆仑(Corum)等品牌都推出了以龙为主题的腕表,雕梁画栋、腾云驾雾,以全世界多姿多彩的审美展现龙的王者之气。其中昆仑Classical Pearl Dragon 珍珠珑表是一款华丽的珍贵限量版表款。其珍珠母贝面盘经历六个阶段的雕刻与多次反覆的手工抛光,全程在放大镜下,手工精细绘制面盘的每一个细节,呈现出珑在腾云驾雾的尊贵特质。18 K 金表壳被超过两克拉的钻石所环绕,全球仅限量推出 50 只。
格拉苏蒂所推出的龙表则是在Pano Matic系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名为Star的特别款式,黄金勾勒出的龙头,以及镶满钻石珠光宝气的龙身隐匿在红色表盘的方寸之间,火轮般倒“8”字装饰亦将功能性与实用性巧妙地融为一体。
其实在更早些年,卡地亚(Cartier)就曾推出过以“龙”和“马”为主题的Pasha、santos 100及Tortue珐琅腕表。其色彩艳丽,装饰独具一格,将珐琅的精细工艺展现的淋漓尽致又不失大气。不仅如此,卡地亚还于今年3月13日隆重推出了一款麒麟造型高级珠宝腕表,18K白金镀铑表壳、表链,公主方形切割钻石镶嵌鳞片,圆钻镶嵌头部和表链边缘, 12点位再配以三角形切割钻石,2颗马眼形切割祖母绿镶嵌眼睛让这一中国古老瑞兽神采奕奕,此枚腕表搭配 81003S MC型手动上链“神秘”机械机芯,更显尊贵。伴随麒麟表的展出,卡地亚还推出了一系列龙形装饰的时钟座件及动物马戏团系列的大熊猫腕表,这款大熊猫腕表,又让笔者想起了卡地亚经典的Pasha珐琅熊猫表,由此可见卡地亚运用中国元素之深厚造诣。
说“龙”,让笔者异常高兴的联想到中国手表,并不是只有国外大品牌才能把手表做好、做精。北京手表厂在2006年巴塞尔展会上展出的一只“游龙戏凤”,不仅让国人为之一振,也让整个制表领域了解到中国腕表老字号对进军高端机械表的决心。“游龙戏凤”雕刻工艺精细,采用飞行式陀飞轮、无卡度游丝、手上链、表壳镶嵌68颗天然钻石、手表采用Pt950铂金和蓝宝石表镜。北表厂总经理苗洪波曾经对笔者说过,“游龙戏凤”代表了当时中国制表技术的最先进水平。这限量1只的至宝,最终以百万天价成交,也可说是一段佳话的圆满结局。

伯爵十二生肖腕表系列
中国自古就有天上龙、地上蛇的说法,或许因为蛇在十二生肖中神形最类龙。伯爵(Piaget)在2007年隆重推出了一套共十二款的Dancer十二生肖腕表系列,将古老而深邃的中国文化元素加入设计中,每一款腕表均是一个栩栩如生的生肖动物形象,表壳外圈镶有36颗圆形美钻,黑玛瑙表盘内栩栩如生的动物以钻石镶嵌而成,并缀以红宝石,各动物的形象均充满灵气,极具收藏价值。积家(Jaeger-LeCoultre)也在2006年请来最优秀的珐琅绘画大师Miklos Merczel,将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应用在其经典款式Reverso上,而且还创新设计了可开启和关闭的活动表盘,使腕表的每一寸移动逐渐展现出十二种动物的各色神态。
前文提到江诗丹顿推出的龙表,可与之比肩的还有其Les Masques艺术大师“面具”系列腕表和Patrimony探险家系列腕表。Les Masques面具系列腕表采用江诗丹顿自制的Caliber 2460G4自动机芯并经过特别设计,即使不需指针也可显示时间——在齿轮组的带动下,四个盘片分别显示时、分、日期、和星期,因此表盘中心可以置入面具,让工匠充分发挥创意。虽然腕表的目的是显示时间,但面具是本系列的焦点,其中一款以中国辽代契丹人“死亡面具”为原型制作的表款,展现出绝高的制表工艺和令人惊叹的艺术还原效果。Patrimony探险家系列腕表首次推出的两款腕表中,也有一只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而创作。
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也融变为中国元素的代名词。以“制作一款最耐用的表,足以对抗严酷的日常生活”为理念的瑞士制表公司Wyler Geneve,为纪念巴黎-北京古董车百年原车返程之旅的圆满完成,特别在北京发表一款Tourbillon Peking to Paris特别版陀飞轮表。这款手表拥有三重保护系统,在刻度盘左侧的动力储存指示计上可查看剩余的动力。另一边的“精确度指示计”(Trust Index)可以显示手表的精确度,其性能如同汽车上的转速表,帮助佩戴者在不对马达造成过多负担的情况下,在最大极限内保持手表“引擎”的运转。这款特别版的“巴黎-北京”腕表在动力储存指示计和Trust Index上分别刻有“Paris-Beijing”和“1907-2007”字样。

欧米茄第三个“北京奥运系列”
欧米茄第三个“北京奥运系列”同样突出在表款内加入中国元素——海马Aqua Terra限量计时表沿袭了欧米茄经典的海马系列设计,提供精钢配18K红金和精钢两种款式可供选择。每个款式限量2008只,中央计时秒针末端带有五彩奥运五环标识。
无论是龙、凤、熊猫还是五环,“中华风”的兴起,都标志着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实力正突飞猛进,据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进入奢侈腕表品牌消费世界前十位。或许随着这种势头的发展,中国元素的应用将成为一种常态。
(经济观察报《品质生活》专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