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郭娟/文 今年已经是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的第五年,在这五年时间里,中国内地已经有了ArtBeijing和上海艺博会,接下来的五月,香港画廊博览会也将开幕。对于CIGE来说,寻找更清晰的方向成为眼下最为关键的问题。
如何找到更加清晰的脉络,如何把自己同别的博览会相区分,如何利用本土的资源,以及实现所说的“国际化”。无论是成型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还是邻近地区新兴的诸如迪拜和香港的博览会,将成为CIGE自身定位的参照。
CIGE的负责人王一涵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 “本土”、“亚洲”和“全球”的概念,她说亚洲现在被广泛关注,而巴塞尔这样的博览会又有地域上的限制,亚洲画廊很难挤入,而从藏家的角度来看,目前中国的藏家大多还没有达到购买类似高古轩(LarryGagosian)或白立方空间(WhiteCube)代理的作品的程度。中国的收藏市场是一个年轻的市场,而产生于北京的CIGE经过前四年的经验,也自认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博览会,在选择参展的画廊时首先立足本土,选择国内最好的画廊加入。此次参加画廊博览会的大陆的画廊占总数的20%,另一个数字是,70%的画廊都来自亚洲地区,同前几届相比,比重明显上升。参展的海外画廊中,很多顶级画廊并没有加入,王一涵说希望搭建与本地收藏和购买力现状相匹配的画廊布局。
毕加索和安迪·沃霍来了,但是已经不再是重头。这次CIGE上,不再像前几届全场多是过于符号化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与西方现代派大师的混搭,不少海外画廊带来了目前仍非常活跃的艺术家的作品。来自俄罗斯的“蓝鼻子”(BlueNoses)和AES+F都是最近在国际上备受瞩目的艺术家,“蓝鼻子”参加了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而AES+F的作品则是在去年的马德里艺术博览会(ARCO)上卖出高价。或许由于与本地藏家沟通不畅,这些作品并没有预期的热烈反应。 “蓝鼻子”的“MindGames”偏居展场一角,以斯大林、姚明、成龙等人的形象绘制油画并做成篮球框,每一次球的撞击都成为观众和作品发生关系的一部分,虽然不时可以看到有人走进展位打篮球,但是“MindGames”更多只作为孤立的一件作品,其中因果关联并没有更多的交代,让人轻易错过。如何在藏家和作品之间建立畅通的信息流通,对作为平台的画廊博览会来说也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次带来BlueNoses作品的是纽约的EthanCohen画廊。BlueNoses被EthanCohen称为 “疯狂的艺术家”,他们在EthanCohen画廊开幕上的焰火表演场面之大引来了警察。他们的作品很多和政治人物的形象有关,如同AES+F让人联想起冷战情绪,有人评价这也是俄罗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点。对于西方的藏家或者博物馆系统来说,俄罗斯、中国、印度、中东等地的当代艺术是完整收藏谱系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东亚地区的藏家来说,新兴的俄罗斯或者中东艺术品是否具有吸引力,似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瑞士画廊KashyaHildebrand带来的伊斯兰女艺术家LallaEssaydi的作品以伊斯兰文字为元素进行创作,在迪拜的博览会上卖出高价,但在CIGE上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这次EthanCohen把西方和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放到一起,DemianHirst,ChuckClose和中国的石冲。EthanCohen说他早在1987年开始做画廊时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2000年起西方的目光也更多地投向了中国,而2005年苏富比和嘉士德两大拍卖行更推进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发展。他现在正在筹划将于2008年12月在迈阿密举行的ArtAsia博览会,因为巴塞尔已经没有空间放入更多的亚洲画廊,他作为ArtAsia组织者之一觉得可以在西方专门启动一个针对亚洲画廊的博览会,EthanCo-hen说现在已经有三十几家画廊被纳入计划,最后的规模大概会在50家左右。EthanCohen的画廊展位在B区的入口处,可是还有一个C区角落里的“MindGames”让他操心,常常看见他对来人推荐,该去看一下那件作品。他与隔壁展位的日本三潴画廊老板聊天,让人猜想他是否正在为即将到来的ArtAsia拉人“入伙”。三潴画廊今年已经在草场地落户,开幕展 《反主流》已经于4月26日开始,多是日本艺术家的卡通形象的创作。
来自纽约的SundaramTagore画廊第一次参加CIGE,SundaramTagore在纽约和洛杉矶各有一家画廊,画廊的第三家画廊今年已经在香港开幕,代理的多是抽象作品。日本艺术家千住博(HiroshiSenju)的作品在迪拜画廊博览会上以 45万美元卖出,这位艺术家1958年出生于东京,曾在1995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现在在京都的艺术设计大学任教职,正是创作的高峰期。不过在这次的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里,千住博名为《夜瀑》的作品标价在28万美元左右,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也未售出。SundaramTagore说期待在中国做一些非赢利的活动来介绍艺术家,也希望在博览会展览的空间可以更大,这样能够更好地呈现作品的面貌。
这次CIGE上欧洲的画廊以西班牙和意大利居多,没有法国和英国的画廊参展。博览会仍然不是一个完全按照既定规则进行的填空游戏,主办方同画廊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画廊分布的情况。几家西班牙的画廊去年在博览会上交易成果很好,所以今年又再来,比如Fabirca,王一涵说,她去年去西班牙的次数很多,跟当地画廊比较熟悉。带来了AES+F的Salvadordiaz画廊也是在西班牙同行影响下成行。她说今年将花更多的功夫在法国和英国的画廊沟通,争取来年博览会的画廊面貌更为丰富。
亚洲画廊中,除了已经比较熟悉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画廊,印度尼西亚的画廊成为这次最突出的新线索。Canna画廊来自印尼,画廊主林毅忠也是收藏起家。印尼是新兴的东南亚艺术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脉络,林毅忠说从2002年嘉士德拍卖行进入香港开始,印尼的艺术市场开始预热,但当时同中国艺术家所能达到的价码相比,仍然只有十分之一。大部分是亚洲藏家尤其是台湾的藏家收藏印尼艺术家的作品。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一幅PutuSutawijaya的作品已经可以卖到10万到20万美金。这也是继日本、韩国和中国、印度之后,亚洲地区出现的另一新热点。林毅忠说印尼国内画廊的情况同中国相似,也是开得越快越多。4月27日晚,索卡艺术中心举办了以印尼当代艺术为主题的party,这次索卡推荐的两位印尼艺术家EkoNugroho和BudiKustarto都参加了“33位亚洲年轻艺术家”的特别展,此外还有来自印尼的Nadi画廊带来的HandiwirmanSaputra,这几位都是出生在1970年代的年轻艺术家,与PutuSutawijaya的以自然风光为背景的创作风格不同,并没有太多的地域特色。
台湾人陈冠宇的画廊去年刚刚开幕,签约的都是1970年代以后的亚洲艺术家,这是他为自己的画廊选择的方向。他做金融出身,从前只是收藏,一路从纽约到日本到台湾到内地,收藏趣味也发生着变化,最早是西方当代,后来也开始收一些日本当代艺术,然后是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两年开始对中东地区的艺术家感兴趣。他说因为曾在银行工作的缘故,总被人问到美国的次贷危机对艺术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我觉得对市场的尖端一定会有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亚洲市场还有中小画廊来说应该不会太多影响”。亚洲艺术市场由于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多新藏家参与进来,他们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在3万到5万美金,虽然单件作品价格不高,可是由于人数众多,也形成了很大的一个市场。这几乎也是为什么这次他选择了参加“33位亚洲年轻艺术家展”,用三个个展的方式来推介他的J.Chen画廊。结果让他满意,新签的欧阳春的小幅作品每件在两千到1万美元之间,并不昂贵,但是让他接触到了50多位藏家,两个同欧洲画廊的合作机会。买画的人中六成是华人,四成来自海外,如印尼、瑞士,其中40%是dealer。陈冠宇说,收藏之于他也不是单纯的私人收藏,“我的钱不够多,不可能是纯兴趣的收藏,所以一定还是要考虑作品的交易价值。”
这次CIGE的特别展选择了以“33位年轻的亚洲艺术家”为主题,用个展的方法来展示艺术家的创作。去年在草场地开幕的前波画廊(ChambersFineArt)并没有选择画廊的普通展位,而是以一个史金凇的“哪吒婴幼儿用品”参加了特别展。前波画廊自2000年起在纽约开始介绍中国艺术家,前波画廊的许宇说他们对交易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希望通过展览让藏家和公众了解他们的艺术家。
特别展之外,CIGE还同香港的MILK杂志、日本的MEDICOMTOY公司合作举办了一次慈善拍卖,邀请了岳敏君、刘野、高蠫等 9位艺术家为 MEDICOM TOY 公 司 的BE@RBRICK小熊设计新的形象,4月24日举办的慈善拍卖上,起拍价1万元的作品大部分被台湾和内地的藏家拍走,其中岳敏君的作品拍到了120万人民币的高价,远超出主办方的预期,也让不少参加了拍卖的外国人咋舌。而今年的媒体区也比往年更加活跃,除了像ArtReview和FlashArt这样专业性的艺术杂志,以及国内的众多媒体,也有西班牙的Lam觃sbella这样的另类艺术杂志。Lam觃sbella每年出一到两本,每次选择一个主题,请西班牙当地的艺术家围绕主题为杂志进行创作,画画时用的蓝布围裙,黑胶唱片,更像一个艺术家集体创作的项目。
在画廊博览会期间,北京新兴的艺术区域又有不少新的画廊开幕,比如北京的现在画廊 (草场地)、日本的三潴画廊。北京本地的文化环境和艺术家的活跃创作是迪拜和香港艺术博览会不可比拟的。但迪拜和香港所拥有的金融、物流环境以及当地政府的支持、国际化的职业运作团队也是与北京的不同之处。当艺术博览会作为城市品牌和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的北京、东京、台北、迪拜、香港遍地开花时,整个地区的艺术市场格局必然会带来深刻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