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专稿 记者 冯娟 安得烈·马尔罗在其著作《无墙的博物馆》中说过:艺术博物馆之所以在亚洲出现得那么晚,是因为对亚洲人、特别是远东人来说,艺术沉思与画廊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在中国,只有完全占有才能充分欣赏一件艺术作品。将自己的收藏展出出来与众人分享,以此初衷办博物馆的马未都,也许为中国的艺术博物馆铺开了前沿性的道路。
生活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北京,欣赏文化艺术的机会很多。如果你愿意,几乎每个礼拜你都能欣赏那么一次高水准的艺术展,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放慢匆匆的脚步,徜徉各式各样的艺术馆世界里。在这里,我们暂时抛弃世俗,抛弃浮躁,去跨越时空,在这一刻与大师四目交汇,在这一刻沉醉古人的旷世杰作。
在去往观复博物馆的路上,寻找博物馆的具体位置颇费了一番周折,一路上,出租车司机拿着地图不停向路人打听着,我和同行的记者心里也没有太大把握.车出了机场辅路,路上人烟越来越稀少,和熙熙攮攮的北京市中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还有些荒凉的感觉。尽管,地图上指明了是在朝阳区金南路这一带,但一路上博物馆的指示牌却难以找见,最终还是在路人的指点下到达了博物馆的门口,下了车走近看博物馆,博物馆古典幽雅的大门隐藏在浓密的绿荫下,从外表看,与其说是一家博物馆,更象是一家身处僻静场所的私人庭院。博物馆的馆长马未都说:我的路途把所有想来和不想来的都筛选完了,这样所有来的都是对文化虔诚的.
走进博物馆大门,便感受到它内在的蕴藉气质。主馆主体为2层的红顶白色小洋楼。明亮的玻璃外墙,雅致的建筑风格,主题墙面上书黑色毛笔大字: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也许正是这样安静雅致的地方才能让人可以宁静致远的去沉醉古人的旷世杰作。
推开那扇银白色的镶细竹大门,仿古瓷砖铺地,花草精致陈设,别具的设计风格和那历历在目的鲜活古代陈列品.一时,我开始担心时间过的太快,来不及细细品味藏品,竟有了想长驻于此的念头。
陶瓷馆
---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粉彩麻姑献瑞祥沿盘
清雍正年间
北方窑口绿釉鸡冠壶
辽代(907-1125)
磁州窑绿釉黑花缠枝花卉纹野形枕
宋代(960-1279)
景德镇窑影青釉划花花卉纹花花瓶
北宋(960-1127)
磁州窑褐彩刻花梅瓶
宋代(960-1279)
不知何故,陶瓷总让我想起那婉约知性的古代侍女。进大门往右走,便是陶瓷展厅,这里展出着宋代至清代1000多年间,中国古代官窑、民窑的瓷器150多件,是宋(辽、金)、元、明、清时期,五大名窑(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最具代表性的器物。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一曲《青花瓷》也许能代表此时我徜徉陶瓷展厅的心情。
工艺馆
--珐琅 美丽的闺阁之物
铜胎画珐琅花蝶纹盘
清雍正年间
铜胎画珐琅花果纹海棠形盘
清乾隆年间
铜胎画珐琅梅竹纹渣斗
清乾隆年间
掐丝珐琅”吹萧引凤”折沿洗
明晚期
掐丝珐琅夔龙纹多穆壶
说起来有些好笑,我这个在大学学了四年语言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觉得这两个字写起来很美,但却不知道这两个字是怎么个念法.虽然在北京念大学的时候,也有过一两件景泰蓝的镯子,却不知景泰蓝就是珐琅中的一种.来此之前,特意查阅了下珐琅的来由,珐琅的英文名叫“enamel”,在中国南方俗称“烧青”,在北方俗称“烧蓝”,在日本叫作“七宝烧”。是用金、银、钛、铜等金属制胎,将珐琅彩颜料,石英、长石、硼砂、氧化金属等矿物质配制研磨而成描绘或点填于金属胎上,然后至入高温窑炉中经800度高温炉火烧结,经过在金属胎上不断绘彩再不断至入窑炉中反复烧结呈色,最后出炉一件精美的珐琅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主要分为:画珐琅、内填珐琅、掐丝珐琅,掐丝珐琅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景泰蓝.其中工艺难度及级别最高的当属画珐琅。珐琅色彩非常绚丽,具有宝石般的光泽和质感,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防水防潮,坚硬固实,不老化不变质,历经千年而不褪色、不失光泽。珐琅器工艺在元末传入了中国,初期被视为"闺阁"之物,一直位受到重视.直至清代才得到朝廷的重视和扶植,尤其到了乾隆时期,各种珐琅制作技术均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国金属胎珐琅工艺,分为掐丝法郎和画珐琅两大类,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先后于公元13世纪末和17世纪初发展起来的.
--黄花梨首饰盒
黄花梨百宝嵌花鸟纹箱
明晚期
黄花梨百宝嵌花鸟纹箱
明晚期
黄花梨百宝嵌花鸟纹小箱
女人总是爱美,这两款雅致至极的黄花梨木盒让我驻足了许久,不肯离去.
家具馆
--古韵流长明清家具
踏进家具展厅,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身心完全置身到了古代某位书香门第的府邸.这里占地约700平方米的展厅分成了6个展厅,红木家具内厅、外厅、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鸡翅木家具展厅,并另设一间古代书房。陈列了明清古家具的精华共200多件.这里的家具大到乾隆时期红木顶柜,紫檀剔红山水五福捧寿折屏.小到万历年间黄花梨双龙云头靠背板交椅,清朝红木婴儿椅.设计.设计巧妙,做工考究.明清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时期。明清家具在风格上也呈现出不同的气质,明式家具比例匀称、有造型洗练、线条流畅,清式家具装饰华美、做工精细、富于变化,它们共同的艺术成深受人们赞许。
门窗馆
--诗情画意江南门窗
江南有绵绵细雨,江南有草长莺飞,人们总是赋以江南更多诗情画意.乘电梯到二楼,这里也是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展馆.中国古代门窗馆.这里的展品门窗绝大部分为江南所制.它们曾于2003年赴法国展出。静静的走在这些精致的门窗边,细细的抚摩那些雕刻在门窗上的花,鸟.俯身观看一副有很多个神态活灵活现的木刻人物组成的故事,三顾茅庐,桃园结义.想象,当年的那些个家里拥有这些木门的小孩子们,就是看着这些生动的门上故事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吧.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唯一以木制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较之其他以砖石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建筑有着取材方便,加工容易,空间分割随意,装饰手法丰富等许多优点.明清建筑门窗,无论是官方建筑还是民宅,存世量都比较丰富,今天,能在这里欣赏到些工艺精致的门窗艺术,是不枉此行.
观复博物馆相关信息:观复展出的藏品约有1000多件,总藏品约有5000多件,这些藏品大部分都是马未都早期的收藏,还有一部分是靠社会捐赠、理事捐赠或后期拍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