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投资者预期不稳,A股何以维稳?
导语:投资者报 已有诸多变数的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不够明朗的宏观政策调整,是投资者预期不稳的重要原因,A股维稳关乎资本市场命运,牵动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多年之后,经济学家和投资者将如何评价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的第29 届夏季奥运会?这一场以体育之名、耗资逾3000亿元的全球狂欢,在如此一个精挑细选的“吉利”时点开场,却对中国经济增长刺激有限,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差强人意,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令投资者失望的是,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许多人期盼的A股奥运行情,并没有如期而至。相反,在证券监管高层强调“资本市场要维稳”的严厉管控口风中,在数百家上市公司中报盈利继续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券商、基金和个人投资者,仍然忙乱在一片黯淡恐慌的A股下跌行情中。

这确是中国投资者的艰难时日,亦是资本市场之大不幸。发端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按理说已解决了困扰A股发展的所谓历史遗留问题,多数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盈利能力也明显改善,加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众投资热情高涨,A股行情从2005年由熊转牛顺理成章,许多投资者收益可观。但曾经牛气冲天的股市,今年再也没有恢复活力,经过近一年的暴跌,A股指数腰斩,市值损失数万亿元,没有亏损或勉强盈利的投资者已日益罕见。

如此一个让各利益相关者多输的资本市场,实在是与北京奥运会着力营造的和谐欢乐气氛很不相配,也可以说是在给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性成就抹上一个碍眼污点。为什么奥运狂欢与A股无关,为什么中国增长难让A股维稳?为什么多数投资者无利可图?

虽然没有人能准确预测股市未来,但我们和投资者一样,看重不确定未来可预期的A股投资机会和合理收益。我们深知,只有投资者预期趋稳,异常动荡的A股行情才能维稳。

已有诸多变数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投资者预期不稳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今年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形势,都出现了新的重要变化,增长趋缓,通胀高企,风险增加。对此,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权威专家学者,应当实事求是分析形势和问题,而不是利用信息优势,搬弄于己有利的数据,遮掩隐患和危机。投资者也许一时无法把握全局,但出口锐减、企业倒闭、消费不旺等消极信息,迟早会让大家感同身受,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担忧亦将因此过度放大。

面对这些担忧,经济管理部门和权威专家学者应当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引导,而不是言不及意,避实就虚。这只会加大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的恐慌,让他们对未来更充满不确定的悲观预期,从而进一步收紧消费,减少投资,一面不甘心把钱放在银行里缩水,一面又无所适从于各种风险不定的投资渠道。眼看A股越投越赔,理财难以保底,房价起伏不定,投资者唯有恐慌。

依然不够明朗的宏观政策调整,是投资者预期不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仍然是一个政府强势的国家,经济形势有变化并不是最可怕的,因为政府手上总有许多好牌可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有效手段,只要出于公心并运用得当,即使不能确保中国永远高速增长,至少可以避免经济突然失速而硬着陆。但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高层政策调整思路仍不明确,各部委基于私利传递的政策信息常有冲突,再精明的投资者也无所适从。

当务之急,决策层应尽快明确有关政策调整思路,不要再让投资者猜来猜去,更不能放任别有用心者趁乱谋取暴利。好的政策,应当公开透明,应当有可预期的合理逻辑,并合乎多数人利益选择。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策制定者尤其要慎用手中权力,积极协调部门歧见,从维护公众利益、稳定投资者预期出发,给出明确而一致的重要政策调整信号。

特别是涉及资本市场的政策变化,都要有明确而具体的公示,不能总是含糊其词,始终务虚空谈。18年来,围绕A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各方利益相关者纠缠其中,这当然令证券监管者左右为难。但资本市场毕竟是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如果不能与实体经济相匹配,其衰乱将不仅为害上亿投资者,也必然引发中国经济更大的危机和灾难。

北京奥运终于来了,中国股市却更乱了,这绝不是中国经济和投资者之福。既然A股维稳关乎资本市场命运,牵动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那么相关政策制定者就要善于顺势而为,早日稳定投资者对宏观经济和政策调整的合理预期,为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打好基础。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