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贺文 程菲,这个出生于湖北黄石普通工人家庭的女孩,20岁这年真正体会了“炼狱”的折磨。
程菲原本希望在家门口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拿到三金,完美谢幕。现实却很残酷,她输在自己最擅长的跳马、自由体操上了。
生活还要继续。
这个在赛场上总是一脸严肃的女孩,这个在稳定完成动作之后会攥紧拳头振臂挥动的中国女子体操队的领头大姐,希望不把遗憾留在梦寐的单项奥运冠军上。“我会尽量坚持到下届奥运会,这也许会很难,但是我会努力。”
悲情的意外
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不确定”,残酷也在于“不确定”。
8月17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第一跳,程菲表现完美,得分超过了16分,远远领先于其他对手;第二跳是以她名字命名的“程菲跳”,落地时程菲意外失误双膝着地。更残酷的是,朝鲜选手洪恩贞的“翻版程菲跳”却发挥出色,将女子跳马的金牌收入囊中。
跳马的失利直接影响了程菲在自由操比赛中的发挥。落地时因重心不稳而坐地,一套气势恢宏的《黄河》失去了它在女子团体赛中的霸气,程菲再次与金牌失之交臂。
赛场下,程菲哭成了一个泪人,哭得只剩下空壳。她太想拿金牌了。“我非常遗憾,因为我本来有机会赢得3枚金牌,但是最终只获得1枚团体金牌。”程菲几乎萌生了放弃两天后平衡木比赛的念头。
看到程菲在两个项目上连续出现失误,父亲程立高再也坐不住了,立刻飞来北京。“最担心的不是程菲能否拿牌,而是她能否走出阴影,完成好下面的比赛。”
“明天的比赛你就放开来比,就当是表演赛,昨天的比赛只是小插曲,失败并不是坏事。”父亲在给程菲的短信中说。结果,程菲在她不擅长的平衡木项目上为中国队拿到一枚铜牌。
赛后程立高对媒体说:“程菲拿到的不仅仅是铜牌,她在比赛中战胜了自己。”
08年以后
1988年出生的程菲,4岁练体操。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程菲最早的体操启蒙老师就是她的父亲。程立高为女儿自制了很多训练“器材”,窄小的屋里在房梁吊上两根杠子当高低杠让程菲训练,在走廊里用粉笔划两条直线当平衡木让女儿线条内跳跃行走,甚至还用炒菜的锅盖帮女儿培养旋转的感觉,父亲让小程菲坐在倒放的锅盖上,转动锅盖,体会转圈的感觉。
11岁进入湖北省队,13岁进入国家队。
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当时还是小将的程菲,在体操比赛中不慎落败,仅获第4名。当晚她在给父亲的短信中说:“就差一步,我就能拿到奥运奖牌了。哪怕只是一枚铜牌也行啊!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第4名,就差一步……”
不过,雅典奥运会的失利却锤炼了程菲。
2005年11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程菲跳”横空出世,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女子跳马世界冠军。此后,小将程菲在接连的世界大赛中纷纷斩获金牌。2006年,程菲的战绩尤其辉煌,共获得4个世界冠军。
20岁的她,在父母眼里还是个孩子,但是此时的程菲却需要以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的身份亮相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赛场上。她在自己的博客说:“实际上,我自己还很需要别人的鼓励,现在还要我去鼓励别人,有些担心,可别因为我的失职影响了大家。”
在自由体操和跳马比赛出现重大失误后,程菲曾伤心地说,自己很难再坚持到下一届奥运会。不过数日后,逐渐平静的她说:“挫折只是一部分,我想我要面对挫折,不会受到它的影响。至于下一届奥运会,还有四年,时间很长,还需要慢慢地看,现在确定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