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生活方式 > 运动 >
卡丁温床在东莞
导语:这个年近30才玩卡丁车的高龄玩家雄心勃勃:“2年内,我们还要在全国再建50家卡丁车赛场,通过规模采购和网络化经营,进一步降低成本,成为这个行业真正的霸主。”

网络版专稿 记者 朱冲 “一个铁笼子安上四个轮子有什么好玩的?全程还要戴着一个摩托车头盔,收费贵得离谱……”23年后,回忆起第一次接触卡丁车的场景,邓世龙记忆深刻的并不是那些夹杂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和排气管烟浪的卡丁车——如果那也能被叫做车的话。当天是香港海洋公园的卡丁车俱乐部开业年庆活动,邓世龙真正感兴趣的是俱乐部在广告中大肆宣扬的奖品:成绩最好的游客将获赠一个1:18的F1赛车车模。为了车模,邓世龙掏出了身上仅有的120元港币,不过对于当时还没有多少驾驶经验的他来说,“卡丁车的操作还是复杂了一点,我什么都没拿到,权当交学费了”。

2008年10月1日,东莞首届卡丁车文化节在新华南MALL生活城正式启动,押下200万元投资的邓世龙悄悄地到现场“看赛车”。“这些车都是宝贝啊”,他一脸艳羡地看着身旁国内最大的室内双层卡丁车赛车场:“首批投入运营的40辆卡丁车全部采用最新型的本田进口发动机,配备可调节式座椅、全防撞式车架、液压式刹车装置,驾驶起来不仅舒服,操纵性也更好,即使是新手也很快就能体验到电影《头文字D》中极速飘移的乐趣。而我们的室内赛车场具备改造赛道的灵活性,使这里成为真正的飙车乐园。”

从第一次接触卡丁车到成为这个行业的资深投资人,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新华南MALL生活城卡丁车赛场并不是邓世龙唯一的生意。多年来,他的名字先后出现在珠海国际赛车场卡丁车赛场、珠海莲花万景卡丁车赛场和深圳香蜜湖卡丁车赛场的投资人名单上。2000年,他管理的莲花万景卡丁车城一度凭借俱乐部精英赛和新手赛聚集起几百名会员,在珠海、深圳和港澳地区小有名气。不过邓世龙很快发现了问题:“公司的收入增长遇到了瓶颈”,他表示,由于游客对赛道、弯道、坡度等硬件的挑剔,随着挑战性的降低,“续费的会员减少了,广告客户也就渐渐不再续约了”。


就在邓世龙迷惑于是改造赛道还是改变收入方式的时候,位于东莞市南城区的宏图卡丁车赛场凭借组织多项专业级卡丁车赛事的能力和超大规模的赛车场迅速崛起。Jimmy,国内著名的KOO卡丁车队的成员,1998年还只是一名大一新生。那一年夏天,刚刚开业的宏图卡丁车赛场凭借每年组织两次卡丁车大赛引来的观众人山人海,名声迅速覆盖了珠三角,甚至传到了广西、海南等地。家住防城港的Jimmy和几个考上大学的同窗辗转长途汽车前来东莞玩卡丁车。“那个年代,卡丁车是有钱人玩的运动,宏图的门口,停满了挂着各地车牌的豪华车,在里面玩上一圈就要100、200元,还要排队。有人比喻说,‘卡丁车跑的是油,烧的是钱’。”Jimmy说。

遗憾的是,宏图的势头在2005年因为业主收回土地开发地产戛然而止,而卡丁车娱乐随之也在东莞消失。

“卡丁车不应该打造成贵族运动!”中国汽联的一位专家表示,他更愿意将这项运动称为专业性运动。早期的卡丁车运动开展时,经手中国汽联买到的意大利卡丁车为4万元,相当于一辆微型轿车的价格。而且,赛车只是开支的第一步,接着是轮胎、油料和零配件的消耗和不菲的参赛费、住房和旅费。如果要想成绩提高,还需要雇用技师和教练。一年参赛下来,开支20多万元是很平常的事。但现在随着卡丁车俱乐部的增多,卡丁车的门槛逐渐降低。尤其是室内卡丁车场的出现,现在玩一圈也只要花30、40元。

不过在浸淫卡丁车行业20多年的邓世龙看来,当前的收费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我们针对陆续签约的社会不同团体会员,推出了每分钟2元的颠覆性政策。”邓世龙相信,他的价格优势将横扫珠三角。而作为合作伙伴,华南MALL采取了与“基本租金”加“收入分成”结合的新型招商模式,承担了部分风险。

“很多本地青年顾客开着汽车就进了卡丁车赛车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邓世龙强调,东莞城镇化后,汽车迅速完成了在当地家庭的普及,不少当年的本地农民甚至一家一户就有2辆汽车,因此,在街头“飚车”成了最受东莞青少年欢迎的地下运动。“但是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城市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家长们怎么舍得让孩子们自己去玩赛车这么危险的运动?”邓世龙说,这个建筑在车轮之上的城市非常需要一个特殊的场所来让下一代东莞人在安全的前提下去适应东莞的快节奏。


针对本地消费群,邓世龙已经联合了华南MALL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一流的卡丁车厂生产商提供终身维修、购车寄存等一站式服务。此外,双方还将组织专业赛车培训,“在赛场上让孩子学习安全驾驶技巧和方法,我相信将来这里会培养出一批能够走向国际赛场的选手”,邓世龙说。

但是东莞真正的工薪阶层对室内卡丁车的持续性性消费能力如何,目前仍是一个问号。按照东莞平均月薪2350元的收入计算,一个普通工人即使成为会员,享受每分钟2元的价格,一次玩上半个小时也要花60元。再算上饮料和餐费等额外费用,一次消费至少在100元,占其月收入的4%,从这个意义上看,距离普及卡丁车娱乐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但无论怎样,室内卡丁车一个最大的贡献就是培育了市场,让更多的市民开始接触并接受卡丁车。

事实上,邓世龙最终的目标是把新华南MALL生活城作为孵化卡丁车运动的“温床”,借助东莞模式的“样板”对卡丁车运动进行复制推广,从而让这项运动融入大众娱乐视野。“东莞有800万外来人口,他们每年至少回家乡一次,我们希望这些怀着美好梦想来到东莞谋生、创业的人,其中一些人能够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把我们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带回家乡。”这个年近30才玩卡丁车的高龄玩家雄心勃勃:“2年内,我们还要在全国再建50家卡丁车赛场,通过规模采购和网络化经营,进一步降低成本,成为这个行业真正的霸主。”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