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投资者报 > 专栏 >
美国救市计划奏效希望渺茫
导语:美国财长保尔森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告诉国会 议员,耗资7000亿美元买下不良资产的救援计划,可免 于让银行业者贱价卖掉贷款。

《投资者报》特约专栏作家:James Saft

美国财长保尔森与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告诉国会议员,耗资7000亿美元买下不良资产的救援计划,可免于让银行业者贱价卖掉贷款。可以规划标售及其他机制,提供市场良好资讯,了解大部分种类抵押贷款相关资产持有至到期的价格。伯南克说服抱着怀疑态度的国会,让他们相信他与保尔森联手推销的这个计划,会让纳税人的钱花得有价值。

银行业者应该将资产按市值计价(mark to market),但因为缺少投资者且相应担保品表现迅速下滑的现象,使这种做法已越来越难。 许多证券产品极为复杂,根本很少交易,况且现在几乎没人要买,银行业者有时候必须以模型计算得出的价格为资产计价,一些持质疑论调的人士称之为“依虚构故事定价”。

救援案的构想,是希望通过以高于公开的市场价格买下这些债,提振银行元气,并吸引新的投资人。如果这7000亿美元能够吸引那些目前观望的外围投资者投入新资金,这个救援案才算奏效。不过很难相信,那些主权财富基金经过去年和今年的金融投资重创后,面对通过混沌不明过程产生的价格,会有足够的信心在当前下手买进。

其中还有一个可能是反向标售,即银行把债券卖回给政府。但因非官方证券通常是独一无二的,可能很难以竞标且透明的方式来标售。银行业若压低价格标购债券工具,则当局可能会面临新一波的破产潮。而口袋够深而且无流动性风险的政府,只要认为合理,就可以自行定出价格。

但这些顾问由谁担任,以及他们是否看清整个风雨欲来的灾难,都还存在疑问。而且也要考量到纳税人的感受,他们会认为补贴金融业的钱由全民买单,也应该给其自身带来一定的好处。

现在已经不必再讨论美国是否需要以公共资金大举介入金融体系及更广泛的经济领域。这场危机必须耗用庞大的公共资金,一方面为众多将要倒闭的银行收拾烂摊子,一方面也要降低对拥有房屋者及消费者的冲击。

不过这个救援计划,因为未能面对破产者和缺少直接处理问题金融机构的议题,是不太可能会奏效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