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晶 玩赛车跑拉力赛的人群中,有一些人具有双重身份:他们平日忙于自己的事业,有比赛的时候,就穿上防火的棉质内衣,再套上棉袄般的赛服,戴上手套、面罩、头盔,以车手的角色,征战于各个赛场。
但凡和赛车相关,都必定是烧钱的项目。因而这个群体中,又以生意人居多。老板开赛车,大都让人感觉有“玩票”之嫌。不过“玩票”累积到一定时间,加上总能打上几场漂亮的胜仗,渐渐也无人再质疑他们的职业性。
从“贵州车王”到“中国车王”
9月28日下午,宁静的长白山被肆意的阳光包裹着,魏红杰晃动着硕大的香槟瓶从车上跳了下来,冲着记者们频闪的相机摆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自9月初刚刚在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漠河站夺冠之后,他很快再次品尝到香槟的甘甜。旁边的一个记者对他调侃,“你这个‘贵州车王’,如今该改名叫‘中国车王’了吧”。他笑而不语。
出生在贵州东南部凯里的魏红杰,年少时就桀骜不驯,因为性子急,常常和人打架,父母还特意将他送到六盘水的亲戚家 “改造”。高中毕业后,他在六盘水市煤炭局谋了个职位,当起了公务员。当时在电视上看到“555”冠名的港京赛,他心里也开始蠢蠢欲动,什么时候才能亲身体验一下赛车的速度。
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显然难以驾驭他奔放的个性,他很快就辞职下海经商,做起了木材贸易的生意,不出3年就做到了西南木材销售的前几名。生意越做越风生水起,如今,除了作为拥有8个企业的贵州吉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之外,他的名片上还赫然印着一排头衔: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省政协委员……
资本的力量终于可以帮助他实现愿望。2000年,靠着一辆安全改装的桑塔纳,他首次试水就拿到了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N4组亚军的成绩。他突然觉得自己干得了这行,“顿时信心和斗志就跳起来了”。他当时脑子一热,卖掉了自己的一个小型木材加工厂,跑到北京车展上购置了一台三菱六代,“当时轰动了整个车展”。他又请香港拉力艺公司为车做了改装,整个费用将近200万。后来从很多朋友那里得知,在价格上吃了点亏。“当时就是虚荣心在作怪,换成现在的思维模式也不会。”
玩赛车这些年,翻车的经历不在少数,但有一次,那种疲惫和绝望的感觉至今让他记忆犹新。2008年5月,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越野拉力赛出征,将近5000公里的路程,好多次车子陷到沙堆里。当车子再次陷入沙堆的时候,体力严重透支的魏红杰坐到一旁,看着天色一点点变暗,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漠,内心的绝望也在一点点侵蚀。突然之间,领航一个人将车拖了出来,冲着他兴奋地喊,“那一瞬间,顿时觉得重获新生”。
长期跟踪赛车比赛的记者都了解,魏红杰可以说是国内唯一平日不训练的车手。每次比赛过后,立刻赶到公司忙于其他事务。到最后,比赛对他来讲就都成了练车。因为怕父母担心,每次比赛都以出差为由,往往是看到报纸,父母才知道他又去搞赛车了。
他最欣赏的车手是马丁,“又快又稳,大局观比较强”。比赛时,他也惯于在时间和速度上留有余地。尽管在漠河站夺冠,但他形容自己当时不过用了 “八成力”,“我不会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一定会控制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围内”。他说自己习惯将问题想得很复杂,随后就会很轻松,甚至于比赛的时候还会唱歌。“上一唱还是在漠河,看着近1公里的大直线,我随口就唱起了费翔的《你就像那一把火》。”
尽管对于汽车拉力赛来讲,往往是铁打的赛事流水的车队,早年参与其中的车队一半以上都退出了,但魏红杰希望自己更持久地站在这个舞台上。他在事业上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四十五岁退休,但是在赛车上,只要体力允许,没有退出的时间表。每年这几场比赛,花的钱将近1000多万。对于这项烧钱的运动,怎么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魏红杰也在摸索。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连续四年选择贵州六盘水市作为其中一站,也由他一手促成。“用很老套的一句话讲,体育搭台,经济唱戏。而且赛车非常适合这里,贵州人冲动,吃辣椒的嘛。”
“有时觉得自己居无定所”
惊险是在转弯的一瞬间出现的。当时前面的四驱福克斯扬起的烟尘尚未完全驱散,无论是樊凡还是他的领航,都无法判断面前的这个飞跳究竟有多大。
那是2005年马来西亚的全国锦标赛。印象中,他以19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了这个飞跳。那一瞬间“只能看到天,完全看不到地面”,落地之后,他的腿一直在抖,前面是个大直道,他用力按住自己的腿才加得上油。他的车从起跳到落地的距离为43米,而其他车手不过20余米,这个记录至今无人打破,甚至这条路也因此以樊凡的名字命名。“我算是体验到什么是飞车了,柯受良飞黄河也不过如此吧。”后来一个记者送给他飞跳时拍下的一组照片,他才发现,自己的领航竟然下意识地拉了三次安全带。
也是在那一年,樊凡刚刚开始组建自己的车队。最早将他带入赛车这一行的,是素来以演反面角色知名的香港演员成奎安。他们相识的时候,樊凡还不到20岁。成奎安非常欣赏这位伶俐聪明的男孩子,经常带他到自己在香港的车房去玩。2004年,成奎安拉赞助组队参赛,樊凡开车到北京看望他,还陪着他到六盘水参加比赛。成奎安冲着这个痴迷于赛车的小伙子讲,你买个车吧,我帮你改改,跟着我一起跑。
樊凡觉得这是个机会。2004年惠州站,他买了辆三菱EVO8代,加入了成奎安的队伍。但次年,成奎安被检查出鼻咽癌,不得不中断比赛。而他所有的家当,也慷慨地给了樊凡。依托这些现成的装备,樊凡着手组建了自己的万宇车队。因为车队组建时间短,只能靠着大量比赛积累经验。2005年开始,樊凡带着车队一年要参加14-19场比赛。那段时间,他“有时觉得自己居无定所”。
密集的赛事不仅为他带来纯熟的技能,更有成熟的心态。在他眼中,拉力赛需要 “稳定往前”,“不是这场跑快了,下场又失误了”。以前跑比赛,结束之后,总是这场倒车镜没了,下场保险杠坏了,前面叶子板大灯撞烂了,后面尾灯不见了,“没有一次囫囵着出来。”大概跑了2年以后,“车出来就非常干净了。”
相对于比赛结果,他更欣赏的是过程,“过程带给我的,就是对日常生活、对人的考验。赛车带给我的,由爱好变为精神了”。樊凡于6年前创办的网络公司——万宇在线,如今早已上了快行道,在国内同类网站中排名前三。而他的另一重身份,是一位歌手和词曲创作者。经营公司、管理车队、音乐创作,在外人看来,个个都是商业,“大家觉得我是生意人,但是我不喜欢这个字眼。我只是在做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多重角色可能让人感觉喜新厌旧。但我觉得,人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空间,说得玄一点,挖掘自己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