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改或不会影响房价
导语:读者 金成吾 多种形式的可能是还给农民应得的土地收益。也许会产生类似于多年前北京王府家庭农场房地产项目的合法化,即主题概念下综合使用功能的地产业态。但是与房价无关。

读者 金成吾

10月20日

编辑: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农村改革。新一轮农村改革可能会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延长土地经营权的年限,将农村土地的承包期从现在的30年延长到70年。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但这并不意味着长久以来坊间议论的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实现。此次具有历史意义农村土地改革,说改良也许更为合适。依然判断其是渐进的征程开始。象征意义更加突出。动因也不止于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开发商或企业、农民三方利益博弈所显现的社会矛盾得以缓解。

华尔街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早已受累于国内紧缩与通胀之间的辗转。宏观调控紧缩政策在减轻通胀压力的同时,又不得不与美国一道合力挽救经济下滑的颓势。房地产行业的今天,显然是前些时日宏观调控紧缩政策的“成果”。现在所谓的救市称其为纠错也许更为准确。

潘石屹所指农村土地改革造成土地供应量大增,而进一步冲击房价之忧大可不必。如同我们回顾任志强一再强调供需关系决定房价一样不成立。

在目前楼市极度低迷状态下,邹涛万人团购风起云涌之势验证刚性需求事实存在的同时,并没有迹象表明房价跌势改变的可能。再一次验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并不取决于供需关系。

作为政策性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寄希望于农村土地改革一次到位的土地私有化而从农民手中得到大量的开发用地本已不可能。但在这个渐进过程中,会派生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多种形式的流转。多种形式的可能是还给农民应得的土地收益。也许会产生类似于多年前北京王府家庭农场房地产项目的合法化,即主题概念下综合使用功能的地产业态。但是与房价无关。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