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悲观银行未来
导语:2009年~2010年,银行将可能面临更困难的境地。不过,也不必太过悲观,毕竟中国经济仍在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008年前三季度,14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2.35%,增幅较上半年回落了16.25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业的业绩增长迅速放缓。

从第三季度看,银行不良贷款额和比率均未升高,利差也没有明显下降,导致银行净利润增幅大幅减缓的原因是中间业务收入的下降和拨备的提高。前三季度超过50%的净利润增长率,与其他行业相比,银行的业绩增长已属相当高的水平。况且,对于规模和盈利均处历史高位的中国银行业来说,增速的调整也是必然的。

对于银行来说,最大的风险来自经济的持续衰退。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的苗头,尽管这尚未在报表中体现出来。2009~2010年,我国银行可能将面临更困难的境地。不过,也不必太过悲观,毕竟中国经济仍在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利润增速仍远高于行业均值

上市银行三季度业绩增速明显回落。

根据三季度报告,14家上市银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16.4亿元,同比增长31.38%,较上半年增速减缓了7.74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3314.62亿元,同比增长52.35%,增幅较上半年回落了16.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015.8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5.13%,环比则出现了9.4%的负增长。但仍远高于A股上市公司10.24%的净利润增长率。

业绩增长表现最优的是浦发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4%,净利润则录得151%的增幅;最为逊色的是中国银行,由于净利息收益能力的下降以及拨备计提的影响,该行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29%,净利润也仅增长了29.42%。

降息负面影响较小

我们在9月22日《上市银行冬天并不太冷》一文中指出,中国进入降息通道,在9月15日采用不对称降息以维持实际利率为正的情况下,以后将是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同时降低。此后的两次降息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从央行10月30日的降息措施看,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27个基点,3年以上存款利率下调36个基点,5年以上下调45个基点,不过,由于该类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一般不超过2%,因此,对银行的正面影响微乎其微。而另一方面,活期存款利率未做下调,由于活期存款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重一般达到50%左右,因此,受此影响,此次降息将在一定程度上收窄银行净息差。不过,由于活期存款利率仅有0.72%,其负面影响也较为有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央行决定自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房贷利率的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这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个人房贷比重较高的银行来说,净息差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中间业务前景需看资本市场

第三季度,14家上市银行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为367.47亿元,同比增长了11.64%,与上半年73.59%的同比增速相比,减缓了61.95个百分点,与第二季度相比,更是出现了16.6%的负增长。

中间业务收入与资本市场紧密相关,2008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随全球市场一起巨幅下跌,银行相关的代销基金业务、理财业务、托管业务等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前三季度,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同比负增长;而在第三季度,有11家银行环比负增长。

不过,市场普遍认为,目前上证综指底部已初步探明,资本市场回暖应不遥远。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也将在资本市场回暖后,再次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

不良贷款率微降

由于企业绩效的下滑以及房价的下跌,外界一直担心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长。从第三季度看,这一担心还没有变成现实。甚至,不良贷款比例还出现了小幅的下降。

截至第三季度末,14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654亿元,较上一季度末小幅增长了1.84%。不过,不良贷款率由上一季度末的5.58%下降至5.49%。

三类银行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了142.1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基本持平;三类银行不良贷款率均有小幅下降。

这表明,截至第三季度末,企业绩效下滑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并没有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构成严重的冲击。我们认为,这一良好局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在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时,采取了更为严格的贷款审查制度;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目前实际的调整幅度仍然非常小,并不足以形成冲击银行业绩的客户违约风险,并且,我国个人自住房屋贷款者的违约代价非常大,违约几率比较低。

海外投资损失有限

造成上市银行第三季度业绩增速减缓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对海外市场投资计提了大额的减值拨备。

根据第三季度报告,受到影响的主要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据我们的统计,截至第三季度末,工商银行投资于美国的各类证券中还有28.1亿美元未计提减值拨备,折合人民币约190亿元;中国银行则高达152.0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34亿元;建设银行有20.4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40亿元。三家银行合计1364亿元。

从披露的信息看,上市银行已对上述资产计提了较为充分的减值拨备,拨备覆盖率普遍超过100%,拨备率也达到较高的水平。并且,多数债券资产的信用评级为AAA,还本付息也处于正常状态。因此,如果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扩大,银行的海外投资损失可能还将继续扩大,但其影响应是有限的。

最大风险是持续衰退

和其他行业一样,目前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经济有可能出现的持续衰退。在经济衰退期间,企业效益下滑将导致工商贷款的不良贷款增加;房价下跌和个人收入的降低则会提高个人房贷的不良贷款率。

从我们与部分股份制银行信贷部人员的交流得知,部分银行的企业贷款不良率已经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中以外贸企业最为明显。另外,个人房贷中,目前恶意违约率并未提高,但不及时还贷的现象有所增长。并且,银行在放贷过程中正在采取更为苛刻的信贷审核。

因此,如果全球经济衰退继续恶化、我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银行将存在不良贷款率迅速提高,以及由于收缩信贷导致的利息收入降低等诸多风险。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此次经济衰退将延续到2009年全年;欧盟委员会的预计也显示,欧盟经济将于2010年复苏。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上市银行最困难的时期将会是2009~2010年,不过,中国经济相对来说仍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实体经济仍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对中国的银行不必太过悲观。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