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 生活方式 > 时尚 >
中国时装周看什么?
导语:但显然,不管世界怎么改变,生活依然会继续,所以一年两次的时装周依然还是会如期的举行,媒体也依然还是蜂拥而至的追逐报道,毕竟,除了谈论令人颓废的经济话题,我们还需要快乐生活的源泉,而漂亮的衣服,绚丽的T台,美女,总归是能给我们带来轻松心情的。

记者 冯娟 这个秋天开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场经济危机。是的,2008年,我们遭遇了多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这场危机已经席卷了全球。但显然,不管世界怎么改变,生活依然会继续,所以一年两次的时装周依然还是会如期的举行,媒体也依然还是蜂拥而至的追逐报道,毕竟,除了谈论令人颓废的经济话题,我们还需要快乐生活的源泉,而漂亮的衣服,绚丽的T台,美女,总归是能给我们带来轻松心情的。

多种风情的秀场

卡宾秀场

东北虎秀场

马艳丽高级成衣秀场

或未来感,或中国昆曲,或异域风,或浪漫,几乎每场秀都在开场做足了噱头。卡宾送出的是一件带着浓浓英伦范儿的礼盒;NE TIGER(东北虎)则是一曲旖旎的昆曲渲染着奢侈的华服;马艳丽的高级成衣发布会上,一个关于公主的故事,突尼斯的大漠,土房,场地中铺满黄沙,模特们带着一股浓厚的异域风情踏沙而来……参加过几次的时装周后,发现设计师们已经越来越注重渲染秀场的舞台感。


蔡美月婚纱秀场

马艳丽高级成衣秀场

鄂尔多斯09春夏发布会

除了舞台的渲染,另一个打眼的元素就是大量外籍模特出现在时装周的T台上,和往届时装周相比,数量增加了几倍。无论是卡宾的英伦男装,还是蔡美月的中国感婚服,还是马艳丽的突尼斯风情礼服,还是鄂尔多斯的羊绒衫,外籍模特和中国模特一起演绎着时尚。不过,对于组委会做出的受经济危机影响本届没有外国品牌参展的说法,人们却不置可否。因为从往届的外国品牌参展的情况来看,大都都是在走走过场,优秀的作品乏善可陈。

在服饰上设计上,除了马可,谢峰,计文波那些已经彻底飞向国际的设计师外,但凡著名些的设计师如今都在打高级成衣,高级定制的牌了。东北虎,台湾的潘怡良,从时装品牌转而走来的马艳丽,以及今年没有参加时装周的郭培。纯手工定制,为拥有财富和名望的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饰定制,似乎已经成为了这些著名设计师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米兰时装周,纽约时装周,东京时装周,伦敦时装周,人们从中看的是下一季的流行的趋势,更是小牌效仿跟风T台大牌风范的最佳时机,那么中国的时装周,尽管到现在为止已经举办了11年,一年两次,11年22个时装周,但在影响力上,除了圈里的人对其中的事知道些外,大多数老百姓似乎仍是知之甚少,并且认知度很低。

在等待发布会开始的时间里,和几个摄影师聊天,他们中的一些已经拍了好几年的时装周。有的摄影师会告诉你,有的时装秀你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很出彩,很绚丽。但是你看两次下来,你就会发现,就那么几个中国元素在那摆着,感觉都差不多。年年时装周,有的设计师风格始终都没什么变化,实在让人有些审美疲劳。


看美女更是看媒体

摄影台上的记者

尽管时装周有那么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仍然还是成为了媒体追崇的目标。走进发布会现场,最打眼的就是媒体区密密麻麻的摄象机、照相机,时装周,俨然成了一场媒体的战争。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网络。将近250多家媒体聚集一堂,场面之壮观,让人怀疑这不是一场时尚的盛会,而是一次媒体的大擂台。在这么多家的媒体中,北京以外的媒体不在少数,有从东北长春赶来的,有从西南部地区赶来的,也有从江浙地带赶来的媒体同行,从江浙同行的口中得知,其实,上海每年也会举办时装周,但是因为规模和参加品牌数量赶不上北京的规模,所以,江浙一带的同行还是愿意千里迢迢来北京观摩时装周。

11月时装周上出现的如此众多的媒体,显然让参加时装周发布会的时装公司没有料到,在接待媒体方面,一些时装公司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的公司专门设置了受邀媒体VIP区,为了让受邀媒体享受这种VIP待遇,这也让不少没有接到邀请函的媒体受到了颇不平等的待遇:即便是持有组委会发放的记者证也不让提前进场,不提供发布会内容资料。不仅如此,在进入发布会的时候,也许是受奥运的影响,有些发布会门口处还增加了安检这一项。

不过让媒体值得安慰的一点是,这一届的时装周终于不是每场发布会都要拖延开始时间了,和往年每场发布会都要比预定时间拖延半小时后开始的速度相比,今年的发布会大多数拖延时间最长也不过15分钟,甚至有些发布会做到了一分不差的准时开始。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