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交行(601328.SH)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交通银行资产总额达到人民币24957.77亿元,比年初增长18.26%;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27.20亿元,同比增长56.84%;净利差和净边际利率分别为3.05%和3.20%,分别比上年提高27个和35个基点;但与二季度相比,净利差收窄3个基点。
交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于亚利表示,交行非常重视净利差下行的压力,下一步将对息差收窄做出积极应对。
息差收窄压力
10月30日起,央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27个基点,这是央行一个月的第三次降息。巴克莱资本中国研究主管彭云生表示,中国央行在未来12个月内将再次下调基准利率81个基点,而存款利率则可能会被下调54个基点。
央行的一再降息使得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进一步收窄。交通银行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净利差为3.05%,虽然比去年提高27个基点,但与二季度相比收窄了3个基点。
对此,交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于亚利解释称,交行利差收窄,压力来自四方面:一是继续降息;二是负债结构定期化趋势;第三,央行货币政策量价工具搭配使用,市场流动性较多,市场资金价格下行;第四,信贷总量控制逐步淡化,货币政策逐步宽松,银行贷款议价能力变弱。
也正因为如此,交行对日前央行公布的新房贷政策保持着审慎的态度。“实际上,根据央行的新政策,5年期以上的存贷款利率已经出现了倒挂,我们还将进一步等待细则出台。”交行副行长钱文挥表示。
而另一坏消息是,交行的信贷成本同比有所上升。于亚利称,第三季度导致信贷成本上升主要是交行采取了较为审慎的会计政策,增加了拨备。其次,受地震、雪灾等因素的影响,前几个月银行的资产质量发生了变化。她透露,交行为“汶川地震”计提了5.31亿元的拨备。
目前,交行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首先,加大对负债成本的管理;其次,对资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是提高中长期贷款占比。交行目前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为50%,行业平均水平为55%左右,而且这些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为基础设施,属于政策鼓励的方向,加大中长期贷款是规避经济周期调整的有效措施。另外,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第三,对资金业务进行优化组合,增加收益较高的债券在资金业务组合中的占比。
外币债券拨备充足
目前,交行持有的外资债券余额47.71亿美元,相当于集团资产总额的1.3%。目前已经对这些外币债券进行了充足的拨备,其中持有的冰岛三家银行债券已100%拨备;此前披露的持有7000多万美元雷曼债券,则进行了85%的拨备。
事实上,之前交行曾持有过“两房债”,但是因为国际形势风云突变,交行的审慎经营策略,所以在两房被全面接收之前,就已经卖出两房债,并小有盈利。
“对于国际投行向我们兜售的债券,我们如果看不懂的基本就不会买,所以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受的损失也较小。”交行一高层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而针对交行对这些债券进行的85%的拨备,交行内部人士表示,雷曼虽然破产,但通常情况下,破产的金融机构的债券最低也能够有三四成的回收。如果情况不那么差的话,有的甚至可以回收到七八成左右。交行进行的85%的拨备已经足够,同时,因为交行并不缺乏现金,所以也不急于现在出卖这些债券,希望形势好一些的时候再进一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