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欧美的大银行们正忙于四处筹措资金以渡过眼下这场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时,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却于日前正式启动了其第四代IT系统的建设。日前,工商银行宣布正式启动第四代应用系统的建设工作,立足于达到国际同业领先水平,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第四代应用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在巩固并扩大领先优势的同时,将工商银行的信息科技打造成为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业内专家表示,工商银行的第四代IT系统建成后,将攻克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难题——商业银行的成千上万项产品可以同时在一个IT平台上运行。届时,工商银行将在世界商业银行中率先摆脱“一人千面”的困扰,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业务处理层面上都是“同一个ICBC”。
三代IT系统NOVA:全功能银行
据悉,工商银行先后推出了三代核心应用系统,建成了集中处理全行各项业务发展的基础平台。工商银行的第一代应用系统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系统以账户为中心,支持传统柜台业务,为信息化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业务和技术基础;其第二代应用系统从1996年开始规划和建设,并于2002年完成了全行推广。该系统实现了综合柜员、统一账务核算、资金汇划清算以及24小时的业务处理服务。
在此基础上,工商银行充分发挥全行数据集中的优势,通过持续的优化和升级,研发并投产了第三代集业务操作、经营管理、分析决策于一体的全功能银行系统——NOVA。NOVA系统由7大功能版块、19个子系统、202个应用系统、近5万张数据库表和超过15万个程序组成,覆盖了工商银行境内外的全部业务。
目前,工商银行的“IT大脑”——大型数据中心非常发达,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在国内同业中首屈一指——达到了43000MIPS(百万个指令/秒),承担着该行约1.65万个分支机构以及4.7万台ATM和自助银行设备、18万台POS的业务处理工作,对约6亿个账户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为客户提供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工商银行方面表示,目前该行信息系统每天平均处理约8200万笔业务,最高一天处理1.1亿笔,其中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ATM等电子渠道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3000万笔,在总交易中的比重达40%。
综合信息网络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成为可能。短短几年,工商银行已从过去仅能提供存、贷、汇等传统金融产品成为国内创新能力最强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百货公司”,在最能反映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中间业务领域,工商银行可以提供的金融产品达到了10大类1300多个品种。业务的集中处理还大大加快了产品研发和投产的速度,仅2007年工商银行就完成了497个应用类新项目及近50万个功能点的研发,300个原有项目的优化。
另外,在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信息科技平台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工商银行在业内创造性地改变了银行在手工作业时代延续下来的自下而上层层上报汇总的旧方式,变为由计算机集中生成自上而下的报表新模式,于2002年12月成功投产了综合统计报表系统,通过直接从大机中采集全行各种经营管理数据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营业次日即可自动生成全行的各种经营报表。
开建第四代系统FOVA:境外一体化
据了解,在新一代应用系统规划中,工商银行遵循该行制定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架构,以此为“蓝图”来构建新一代IT系统的架构,并按照“企业架构+项目驱动”的方式,结合业务需求,逐步推进目前的应用系统向新一代应用系统架构的转型建设。
工商银行正在研发的第四代信息系统将从六个方面进行创新,使未来的信息系统具备更灵活、高效的创新能力并提供更稳定、高效的系统服务:
首先是通过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系统,将分散在各应用系统中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全行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为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完整的、统一的客户信息视图。在此基础上,工商银行将完善全行统一的客户营销和客户关系分析管理平台,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客户的个性化服务。
二是提高信息系统的灵活性,提高系统模块化、构件化水平,实现对业务产品创新、流程再造的灵活支持和快速响应。通过实施产品功能和内部核算处理的剥离,通过建立独立的核心应用层,减少产品处理流程改造对核心核算应用层的影响,从而支持各种业务需求的快速实现。同时,通过建立产品管理与定制平台,实现全行产品的统一发布和管理,并逐步实施信贷业务、投资类、信用卡、电子银行等应用的产品化改造,支持产品的灵活组合和快速创新。
四是支持向新业务领域的拓展,例如工商银行将搭建以客户资产管理为核心的,覆盖客户营销管理、投资组合分析、风险控制及增值服务的一体化的财富管理平台,为该行不同层级的财富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高品质的金融服务。
五是全面实现管理信息大集中,推动实现从数据集中到信息集中和业务管理集中的转变,完善数据仓库基础平台建设,丰富统计分析等各类经营管理系统功能,构建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绩效考核等业务应用的数据分析挖掘平台,为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加快捷、准确、全面的支持。
六是支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