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行授予马蔚华等9名高管“第二期H股票增值权132万份”,授予价格为12.76港元。相比去年第一期授予价格39.30港元,无疑激励作用显得“强劲”了些。
在近期众多上市公司纷纷叫停股票期权激励或延长行权期,招行却如期推行该股权激励措施。分析人士认为该激励计划能够调动高管的积极性,从而助推公司业绩和股价。
敏感期抛激励措施
在永隆银行被全额收购刚刚完成,国外金融风暴渐渐平息,国内银行今后业绩处于不确定之时,招行如期推出“第二期H股票增值权”激励方案。
招行此次授予的数量为132万份H股股票增值权,占本激励计划签署时公司股本总额147亿股的0.009%;授予日为2008年11月7日;每份股票增值权的授予价格为12.76港元。有效期10年,前两年为行权限制期。
“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在一定的时期和条件下,获得规定数量的股票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收益的权利。每一份H股股票增值权的收益=股票市价-授予价格。今后招行H股的股价越高,其股票增值权收益越高,如果低于授予价,无疑收益将泡汤。
招行方面证券部人员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二期激励”只是按照去年既定的计划来执行(招行计划从去年起,10年内分10期实行,每年一期)。强调H股票增值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措施,能推助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
据某商业银行人士透露,由于受到业绩增幅下滑和明年业绩不确定影响,一些银行年底将收缩奖金数目,甚至不发奖金,招行也不排除节约开支,此激励方案对高管收入下滑有补充作用;同时去年招行H股票增值权授予价为39.30港元,目前股价连这个价位的一半都不到,对高管暂时失去激励作用,今年如期实施激励,低位的授予价格对高管激励作用明显。
同时,市场更多地将之解读为一种提振股价的“信息”,招行H股股价一年来腰斩过半,此时高管获股票增值权激励,授予价处于低位,这样高管与投资者利益更加紧密相联,无论对于业绩还是股价,都会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对净利影响微小
招行对高管实行的H股票增值权激励,将以公允价值计入管理费用,这笔开支对于招行净利润的影响目前来看“微乎其微”。
招行实行的两期H股票增值权激励,去年和今年分别为132万股、129万股,国信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黄飙测算出来的公允价值分别为1085万元、653万元,两期公允价值总计不到2000万元。所以即使以上激励数目全部选择行权,对净利的影响还不到0.1%。在黄飙看来,若10期合计,则预计占总股本比重不会超过0.2%,且增值权的授予价格为贴近二级市场价格,增值权未来公允价值将随股价波动发生非线性波动,对净利润的影响幅度仍然较小。
相比于对净利微小影响,该激励措施对于高管“积极性”发生的“杠杆效应”明显。对于行权条件,股价因素只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招行业绩指标需通过设定的“考核”。据了解,考核指标包括净利润增长率、非利息收入比重、ROAE、ROAA、不良率、准备金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关键指标。这些考核指标的约束,将激励高管努力经营以“达标”。
招行对于高管的H股票增值权的如期实行,对招行去年搁置的A股股权激励,多少起到恢复“信心”功能。但能否成行,则还要看监管层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