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运事件无碍大众交通运营
导语:发展战略更多放在对目前市场存量的出租车公司收购上

出租车行业或将面临改革。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地方出现的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交通运输部已经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调研。

对此,大众交通(600611.SH)董事、副总经理顾华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表示,“公司将会继续扩大包括出租车在内的交通业务,同时房地产和金融业也齐头发展。”

延续上海模式

目前,上海共有出租车4.6万多辆,从业人员9万余名,其中个体出租车3100辆,其余近4.3万辆出租车由100多家出租车公司管理。与国内很多地方不同的是,上海的出租车管理基本上是实行产权和经营权统一并由公司规模经营,即公车公营模式。

公司从政府获得经营权,并由公司直接出资购买车辆,招聘司机,公司和司机的关系是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是底薪加营收提成。上海的大众、强生等大公司都是这一经营模式。

“出租车的‘份钱’并不是公司自己制定的,而是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公司并不能随便变动。”大众交通相关人士称,上海出租车管理也比较规范,公司与司机直接签订合同,不允许进行二次、三次转包,没有中间的渠道存在,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更加有保障。

经历重庆出租车司机罢工之后,全国很多地方纷纷降低出租车的“份钱”,上海出租车的“份钱”却比较稳定,包括大众、强生、海博等上海比较大规模出租车公司都表示,不会单独对份钱做调整,要由主管部门统一来定。

顾华同时表示,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在价格也公允的条件下,大众交通也会继续扩大自己的出租车运营规模。目前,大众交通在上海市运营的出租车总量达到9000多辆,占当地整体市场25%左右的份额。

除了在上海之外,大众交通也把出租车业务逐渐向全国扩张。目前,大众交通在杭州、宁波、苏州、无锡和淄博等合作地运营了4000多辆出租车。

顾华认为,大众交通的发展战略更多的是放在对目前市场存量的出租车公司收购上。在大众交通整体的营业收入以及利润方面,60%来自交通业务,其中出租车占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30%左右。公司的中报也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近3122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46%,公司主要通过扩大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等主营业务规模,实现公司效益的增长。

地产金融并进

顾华表示,虽然交通运输业的利润不高,但是可以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公司会继续利用这个稳定的现金流进行地产和金融等方面的投资。大众交通在房地产以及金融业的发展也在某些程度上分散了公司经营风险。目前,在大众交通的各项业务比重中,交通运输占60%、地产占了20%、金融占15%,其他配套行业占5%。

大众交通的地产业务去年贡献了8000万利润。今年4月,大众交通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大众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又以4.56亿元购买了总面积为607.34亩的地块,用于综合性居住开发。

2008年上半年,公司的房地产的毛利率达到39.47%。除了房地产之外,大众交通的金融业也是市场看好的未来增长点。

目前,大众交通持有多家上市公司及非上市金融企业的股权。包括持有国泰君安证券公司15445.59万股;申银万国证券528万股;大众保险9144万股;江苏银行82万股;并出资1020万元参股海通证券;是光大证券股东中唯一一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6000万股,持股比例为2.07%。

在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方面,由于近来低迷的股市情况,大众交通证券投资的期末“账面亏损”近3亿元。对此,顾华表示,如果宏观的环境转好,大众交通会继续参与投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