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09消费投资学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要投资?先逛街吧!
·李宁:体育休闲品牌再次归来
·全聚德:三只烤鸭吃出三种意味
·百年青啤:亲和力值多少钱?
·喝茅台的两种投资选择
·五粮液:对酒当歌日,价值投资时
·巴菲特的可乐,中国人的伊利
·去火王老吉蹿红广州药业
·万科:造城模式贵在“快”
·两度买房感受保利地产喜忧
·三位投资者的华侨城故事
·当小女子也爱上奥迪Q7
·宝马325i:动感乐园华晨引擎
·上海汽车:牛市选车,熊市选股
·南航:沉重振翅在冬季
·“10元看电影”加速平安变阵
·招行:信用卡引发投资机遇
·同仁堂:“活络丸”吃出3倍收益
·云南白药:一支牙膏挤出的收益
·恒安纸业:三代人的三种消费理由
·上海家化:佰草芬芳,六神清凉
·联想Thinkpad离IBM有多远?
·飞利浦:快活在剃刀边缘
·中移动“粉丝”面临新抉择
·新东方:谈笑间,财源滚滚
·中青旅:雪上加霜转型难
·华谊兄弟:投资非诚勿扰
·星巴克:西方不亮东方亮
·2009消费投资调查报告
如果你因投资亏损而着急上火,在挑选消炎牙膏时又舍不得多花一点钱买支云南白药牙膏,那可能是错上加错。
这支牙膏也许不光能为你除去口腔之火,还可能会帮你在投资上挽回败局,从而浇灭内心之火。
当你使用它并很快看到良好效果的时候,你作为聪明投资者的潜质肯定会被重新激活:这家传统老字号中药公司的产品,已经从最初的单一中药产品,扩充到多个相关中药产品,而自己手中这支牙膏,则代表该公司已经依托传统优势侵入日用消费品领域,这是多么广阔的市场!这是多么强的持续创新能力!
这样,在你顺藤摸瓜地了解公司基本面以及相关市场信息以后(实际上,云南白药刚刚被《投资者报》研究部评为2009年最值得投资的5家A股上市公司之一),你买牙膏的这个消费行为可能也就顺理成章地演变成为你的投资行为。
没错,很多投资线索就在我们自己身边。
可惜的是,我们常常对这些线索熟视无睹。就连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家彼得·林奇先生,也为在孩子们的极力推荐下吃过一家叫做Chili’s的辣餐厅、最后却错过该餐厅的大牛股而懊恼不已。
不过,彼得·林奇很快就结合这个教训和其他经验,总结出了“第14条林奇投资法则”:如果你喜欢一家上市公司的商店,你可能也会喜欢上这家公司的股票。
这也许就是彼得·林奇的过人之处。还好,彼得·林奇先生已经撰文推介他的这一法则,所以他应该不反对我们将这条法则据为己有并发扬光大:如果你喜欢一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不如也一并喜欢上这家公司的股票吧!
实际上,彼得·林奇先生已经通过在书中讲述相关案例支持了我们延展之后的法则。他发现,美国圣阿格尼斯学校一群七年级的学生通过自己了解,尤其是自己喜欢的产品研究公司,取得了好成绩。
比如,他们非常喜欢Pentech公司生产的两用笔,他们根据其在本校受欢迎程度推测:它在全美学校都非常畅销。他们由此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公司没有长期债务,并且比生产派克的吉列名气小得多。结果,他们的模拟投资组合两年间的业绩竟然高于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一倍以上。
所以,遵照这一法则,我们的行动口令就是:要投资?不如先逛逛街吧!
逛街一定要找规模比较大的购物中心。彼得·林奇先生就是这么做的。他把离家25公里远的伯灵顿购物中心称为“给我投资带来最多灵感的福地”。
他认为,购物中心就是众多上市公司竞争激烈的战场,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可以从这里发现公司业务的变化:哪些公司蒸蒸日上,哪些日渐滑坡,哪些在进行业务转型。“我认为,到购物中心多逛逛,远远胜过相信证券公司的投资建议。”他在《战胜华尔街》一书中写道。
彼得·林奇甚至在驱车前往购物中心的路上,就对路边的相关公司琢磨开了,而通过购物中心,他发现了盖普等一大批牛股。
中国的百万级投资者也有条件做得跟彼得·林奇一样好。如果你有100万元用来做投资,那么,你的其他现金也不应该低于这个数字,而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日常的消费。当你喜欢某个产品、消费某种服务的时候,不妨顺便想想与它相关的上市公司。
不要以为你的消费都很小众,别忘了,世界是平的,全国、全世界跟你同样有品位的人成千上万。而且,像你这样高品位的人所消费的产品或服务,其利润不应该很低。所以,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到:都掏那么多钱消费了,是不是还可以得到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呢?
也许你还会说,2009年的经济形势不会很乐观,还是少消费少投资吧。我想这肯定是传统观念在作祟。那些专业投资人士经常给你举的例子就是:20万买房是投资,20万买车是消费,因为若干年之后房子升值了1倍达到40万,而车子却贬值为10万。
你知道,这是将投资和消费放到了对立面上。实际上,两者是可以结合的。
我的一位朋友原先要买奥迪车,最后买了一辆宝马。除了宝马的操控性,宝马公司和深圳发展银行联合推出的“天平贷”是他下最后决心的重要原因。他的宝马售价32万左右,自己只需首付14万,余下的18万可在深发展贷到,1年还清只需付2200多元的利息。不急于支付的那18万,则成了朋友的1年期投资基金,如果这1年他用18万所赚的钱超过2200元,他整个行动就成功了。结果是,他贷款买了车之后,用10万元买入深发展的股票,一个月净赚5万。
我不知道朋友的决策细节,但如果细心,我们会发现,这两年的北京,可以用“满城尽是宝马车”来描述;而那个放出低息贷款的深发展,难道不会从中获利吗?
当朋友享用宝马的时候,他肯定也会为因为购买宝马而获知这个独特的投资信息感到高兴。所以,是时候对传统投资观念进行颠覆了。
况且,零点集团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虽然2009年居民消费、投资都趋保守,但年轻人、上海人、高收入者的消费投资意愿仍然很高。(详见S31版)难道我们甘愿落后?
对了,彼得·林奇现在能说得上来的一只好股票,是在自家的冰箱里发现的:他家里的冰箱一度堆满了Clearly Canadian饮料,结果他可爱的女儿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生产这个饮料的公司是上市公司吗”。
千万别小看这个细节,它提醒我们,“消费投资学”可以成为衰退中相对可靠的投资路径:且不说中国正着力于拉动2009年的国内消费,即便2009年真的是个衰退年,人们总不能不进行日常消费吧?所以,打开冰箱,看看里面有什么牛股!
冰箱里没有股票,但总有吃的吧?拿上一些,让我们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