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9年初一个大风的冬日傍晚,对于这家超级船厂来说,正是大多数员工下班的时刻,他们三五成群,身着充满油污的土黄色工作装,鱼贯而出。我们这些外来者坐在缓慢行驶的大巴上,近距离观看着那些已经成型或那些正在成型的超级轮船,如同一个超级矮子在仰望巨人。
工厂里,到处充斥着上了锈的铁制品,连那几艘即将要出厂的巨型轮船船身亦是如此,这是一个需要相当长工期的行业。
对于这些正在开工或已经处于半停工状态的船厂来说,时下冬日的寒冷气温与整个造船业所遇的冬天相比,算是小巫见大巫。好在不久之后,他们迎来了国务院将出台振兴船舶业计划的消息。
这个消息给了正在迅速下滑的整个中国船舶业一针强心剂。正是寄望于这个振兴规划,使得中船系旗下包括中国船舶(600150.SH)、广船国际(600685.SH)、中船股份(600072.SH)在内的中国造船企业得以喘息,有机会撑过这个生死攸关的难关。
不过,原计划2月4日公布的船舶业振兴规划没有如期推出。当日,被视为行业晴雨表的BDI指数(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创下24年来单天最高涨幅。这是否意味着造船业已经不需要振兴规划了?
BDI技术性反弹
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牵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参与制定的船舶产业振兴规划已经递交国务院,目前尚处于审定过程中。
船舶协会一位内部人士2月3日对《投资者报》表示,这是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紧急制定的一个规划,“为的是救众多船舶企业的命”。
此前有消息称,众多最近几年成立的中小型造船企业均接到船东退船的通知。船舶协会的内部人士对此表示,对于这样的船企来说,首先出现问题的将是资金链断裂,由于整个航运市场低迷,导致船东不得不退船或推迟船的交货,再加上新的订船单子不断下降甚至于根本没有订单,以及之前火爆的航运市场导致的虚高的造船价格迅速回落等原因,都让内功还未修炼到家的中小造船企业感受到严寒的味道。
中船系旗下企业、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勇表示,近几十年只出现了两次类似情况,但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超前两次。这次造船企业遭逢的危机使得企业尽管手里有订单,合同却难以履行,因为船东可能会要求随行降价以及延缓收船日期,甚至直接弃船;另外,造船企业很难在这一阶段接到新订单。
希腊高世迈航运曾向沪东造船订购了4 艘后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如今已经取消了其中的3艘,并且不缴纳任何赔偿费用。唯一的一艘集装箱船的交付日期也已推迟至交船日期后的9 个月,即2010 年初才会交付。
王勇表示,在接下来的3年里,公司要过“紧日子”,这是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同时员工也不会失业。此外,他们也联合了周边的相关企业加强协作,一起过冬。
如今,他们都在期待着船舶业振兴规划正式出台,也在等着享受属于他们的特殊“津贴”,以提振整个行业的信心。
虽然BDI指数已从去年12月的最低谷663点,升至2月3日的1148点,次日更上涨了168点,创24年单天最高纪录,但中国船东协会秘书长张祖跃认为,这只是技术性反弹,对整个航运市场影响不大。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则表示,BDI指数攀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到了每年大规模运粮的时间段;另一个是因为部分钢企铁矿石存货已经告罄,重新开始需要铁矿石。这些间接地托起了BDI指数。
“国轮国造”计划
根据公开资料,原计划于2月4日公布的船舶业振兴规划,没有如期推出。此前一天,中国船舶管理层有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参与制定船舶产业振兴规划的是中船集团,目前还没有看到具体规划,无法就此置评,但是希望船舶业振兴规划能早些出台。
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利润总额283.4亿元,同比增长50.5%。但同时,工信部警告,未来两三年内,船舶业的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此前,相关部委已经就船舶业迅速下滑的行情给予警告,国际上部分船东均处于观望的状态或停止订船计划。
这其中也包括中远集团,该集团取消其2009年的订船计划。这个订船计划包括120多条船,其中四分之三是干散货船,其余四分之一是油轮和集装箱船。
据船舶协会上述人士介绍,船舶业振兴规划中,另一重点是扶植“国轮国造”,因为目前中国制造的船舶超过五成用于出口,国际船东收船日期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造船企业的打击仍是致命的。在这个时期推出船舶业振兴规划,可以解决部分造船企业生存难关。
广东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胡国良就此打了一个比方,假设过去一家船厂3年生产10艘船舶,其中生产5艘船舶赚取的利润用于维系企业运营的费用。在现有情况下,国际船东不能按时取船,政府推出的“国轮国造”策略,是希望能让一个造船企业得到维系生存的那5艘船舶制造的订单,让造船企业可以撑过整个航运业低迷期。
中船重工内部人士称,在船舶业振兴规划正式出台前,集团规定不能就此对外发表看法,但是作为船舶业振兴规划制定的参与方,中船重工亦希望规划早日“现身”,尤其现在还处于航运业是否真正见底的不确定期。
中船重工总经理李长印之前表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船舶市场在经历6年繁荣期后快速掉入下行通道,全球新船订单急剧减少、价格持续下滑、国内外船厂撤单等问题已经显现,并对船舶配套市场造成严重影响,中国船舶经营生产面临的形势空前严峻。
胡国良表示,或许在3月底至4月底,能看出国际航运业真正的底,因此,对于与航运业息息相关的行业——造船来说,一切还不确定。
另外,因为造船行业本身是一个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周期长、前期投资大的特点,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显然对中小船企不利。与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相比,这些中小船企一方面,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能力和规模较小,订单趋于单一化;另一方面,银行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比较审慎。
同时,像中国船舶、广船国际等这些优势船企在整个行业陷入低谷时,也将拥有低成本收购相关企业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挺过这一关,曙光亦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