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牛 Year!
进入极具历史标识性的2009,在农历牛年后第一个工作周,天气晴和,阳光回暖,熊了一年多的A股,终于众望所归再度持续上涨。眼看着不断翻红的股价,计算着不断缩小的亏损,投资者心情开朗,果然是牛年牛势开春,牛股牛气冲天。
作为春节后第一期《投资者报》,我们和所有读者一样,满怀期望,关注宏观经济和市场动向,准备与逐步好转的股市共发展。虽然中国面临的全球经济环境不好,自身经济增长也面临诸多麻烦,但内外积极因素累加起来,衰退中的增长与价值发现,仍然不难找到。
再回首,2005~2008年的大牛市和大熊市洗礼恍若隔世,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趋于成熟,变得聪明,可以更全面审视经济与投资趋势,更从容与市场起伏共舞。
环顾全球,聪明投资者正在移形换位,转变观察视角,看到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所保持的较快增长。据世界银行预计,2008年全球GDP增速约2.5%,中国9%的年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超过30%;2009年全球增速可能不足1%,如果中国实现8%左右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将高达70%!
对中国增长隐含的风险,我们当然不能视而不见,但经济总量高达30万亿元的中国,已占全球GDP的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将非常让人振奋。聪明投资者需要做的,就是以积极而科学的方法,把握属于自己的价值投资良机。
如此良机,必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相关。在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春节期间强劲的消费势头给我们信心,无论在中国香港、菲律宾,还是在美国、欧陆,中国游客依旧穿梭不断,跨国购物热情有增无减,给我们、也给全世界以继续增长的信心。
刚公布的2008年12月进出口数据,也是无声的提醒:中国外贸形势并没有失控。温总理春节后出访欧洲,事实上在充分利用充足外汇储备优势,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进行贸易和投资博弈,许多长期限制向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和产品正逐步放松,中国进口的良性增长,将给产业优化注入新动力。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也会增强,中国汽车业将强大,类似三一重工以1亿欧元在德国投资建厂的对外拓展新模式,也可能在今年不断出现,从而形成中外双向投资的良性互动。
从去年底已经启动的国内投资,更不用聪明投资者担心。与当初各部委、省市表决心般的投资泡沫相比,近期投资项目落实和具体产业振兴,更具可行性,也会给钢铁、汽车、纺织、电信、机械、建材等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中国一直向市场经济转型,但暂时无法超越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投资拉动,而至少在短期内,是有利于保增长的。
大环境不是一团漆黑,牛年股市就不会熊气遮天。春节后第一周的活跃行情,表明投资者的心态和行动,都在与过去逐步划清界线。从2000点重新定位投资价值,重新启动股市行情,坚持持有绩优股票,逐步成为聪明投资者共识,我们看重这一转变,视之为2009年持续投资的基础。
历史有时需要适度遗忘,而遗忘是为了更好地超越。如果我们仍以非理性繁荣下的6124点作为参考坐标,那么现在无论股市怎么涨,都不过是幅度有限的反弹,我们将不得不继续在熊市阴影中四顾茫然,从而错失新的价值发现良机。
曾经如洪水猛兽的大小非减持仍在继续,但中国股市已在改头换面。新一年里,与其担忧减持洪峰,不如基于2000点重估A股价值,进而以合理方法分析市场结构、走向,评估公司业绩、前景。聪明投资者应当看到,即使考虑到大小非减持,市场价值中枢也可以较好重构,这个在2008年让无数人损失惨重的市场,正在显现新的投资机会。
好的机会,必在良家名门,即那些业绩优良、估值偏低的非周期性行业公司。买进有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股票,是价值投资的不二法门,《投资者报》对此进行的连续跟踪和盈利测算,适用于熊市中的艰难生存,更有利于聪明投资者在新一轮上涨中获得丰厚收益。
进而言之,我们特别看重那些持续以现金高分红的绩优公司。从全球股市发展历史看,真正能留住聪明投资者,并不断创造投资回报的公司,通常会把盈利的大部分慷慨分红。按价值投资教父格雷厄姆对“聪明投资者”的较高要求,买进好公司的股票,最主要的目的是看重其持续而丰厚的年度现金分红,而非追求低买高卖股票来获利。
说实话,用如此法则在A股市场上可能很不好选股。因为能够年年分红的好公司不多,能够丰厚现金分红的好公司更少。但我们希望,这能成为A股吸引并造就越来越多聪明投资者的新动因。想想看,如果盈利能力很强的绩优公司,让现金高分红可以预期,不要说普通投资者会稳定持股,即使解禁后的大小非,也愿意长期持股,这恐怕比大小非自锁更能稳定市场。
我们也关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其中也蕴含着不少价值重估良机。不过,A股市场上真实而有价值的重组,从来稀罕如“团团圆圆”,聪明投资者要想从重组机会中获利,极容易陷入题材炒作陷阱,除非你有一双火眼金睛,否则还是远离这些所谓的题材概念股。
牛年已经开始,面对衰退中的增长,让我们从2000点重新出发,选牛股,过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