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串”时政记者
导语:在我心里总有一个微小的念头,就是想看看一群行长、董事长以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的身份聚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又会谈论什么?

不懂政治的记者不是好记者,我不懂政治,所以算不上好记者。

2月,刚过完年,被通知来北京报道两会,有些开心,又有些惶恐。我总觉得能报道两会的记者至少得把政协代表都认全,并如数家珍的说出,谁是谁的儿媳妇,某某总是谁的女婿之类,并不动声色的一下子说出,某某行长住在北京三环内某豪宅。我不行,我基本上是新闻联播只看提要的人,自从知道了“水门事件”的报道记者伍德先生的府邸是在总统隔壁的时候,我就基本断了做时政记者的念想。

不过,在我心里也总还有一个微小的念头,就是想看看一群行长、董事长以政协代表、人大代表的身份聚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又会谈论什么?始自李鸿章、盛宣怀的半官半商之路是如何演化,而又如何游刃于如今的政治体制?

于是开始看政协委员的照片,并把大部分不熟悉人的简历悉数搜出来记;对文字和场景我有良好的记忆能力,但对于把把照片的人和现实中的人对起来,我一向没有多少自信,真怕到时候一慌乱,见到人,不知该称呼李总,还是马总!

政治总是新闻最绚烂的部分。从法拉奇到白宫记者的自由怒骂。中国的时政新闻向来不是记者随便发挥之地,但是也必然有刻板下的生动。

2月26日,上海阴雨,北京晴好,抵京。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