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费逆势大增招数
导语:在投资富通失败后,重归本土主业的战略已初见成效

中国平安(601318.SH)1月保费总收入达到173亿,较去年同期146亿收入而言,增速达18.5%。其保费中的重中之重“寿险”1月收入达到133亿,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3%,相比于1月中国人寿同比增速19.4%、中国太保寿险-14.2%来说,其抢跑的“速度”最快。

“1月份仅仅18个工作日,这个成绩相对于平安去年来说,也就是今年3天创造了去年一个月的成绩。”平安寿险公司某销售高管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平安保险扩张的优势,通过内部员工的强劲激励和外部产品的压倒式优势凸显出来。据了解,平安今年全年的保费收入目标增长为30%,这表明平安保险业务下一步必须继续加大“火力”。

这是平安在海外投资富通失败之后,重新回归本土主业经营的体现。由于保险主业1月打下坚实基础,平安以主业推高业绩增长的战术清晰可见。 

保费高增长“绝招”

平安保险深圳多位销售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今年他们都将销售计划提高至去年的一倍,“增倍”计划在销售代理人的圈子成为普通现象。据了解,公司今年将保费收入规模定于30%的增长,基于这一目标,保险销售人员在完成去年基数的基础上,如果超额完成30%这一部分,将获得额外更高的奖励。

另外,产品的吸引力成为了平安保险畅销的直接原因。中原证券分析师南汉馨对《投资者报》记者分析道,“平安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一直维持在高位,对市场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国寿和太保结算利率已下调为3.85%,而平安依然维持在5.25%的高水平。”东方证券保险业分析师王小罡认为,“平安万能险的结算利率除了比其他公司高外,相对于3.33%的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显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除了万能险,分红险是平安的另一大“主力”产品。据了解,平安今年加大了分红险销售的宣导、培训力度,据平安内部统计数据显示,其分红产品“富贵人生两全保险(分红型)”1月个险收入占比约为40%(去年为28%),而其万能产品“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个险收入占比则不到30%(去年为49%)。由此可见,由于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平安由高结算利率主导的万能险的持续性受到局限,平安正在对产品结构进行转型,下一步必将形成重“分红险”轻“万能险”的形势。 

全年业绩“胜利在望”?

保险主业对于平安净利润的贡献,在投资收益好的2007年占比都达到60%以上,在今年经济低迷、投资收益下降的大势中,更是平安净利润贡献中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在以往的金融危机当中,香港和海外保险公司往往在这时候取得了最好的成绩,保费收入规模增速达30%~40%。所以,平安在这个时候采取“30%保费增速”的扩张是有一定根据的,并且有其独特的市场策略。

最为重要的是,平安的万能险是否还能保持行业最高的结算利率优势?“我们预测,万能险结算利率将进一步下调,平安有可能在2月份调低至4.5%。即使调至4.5%,相对其他公司4%的结算利率仍要高出0.5%左右,其仍然具有最强的吸引力。而其他公司2月份同样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性。”王小罡作出了如此分析。

“不过万能险高结算利率形成的利差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万能险的平滑准备金。”南汉馨对平安持续利用万能险扩张市场份额表示了担心。得益于平滑准备金的计提和释放,平安万能险结息利率在降息过程中仍明显高于同行,不过平安的产品结构转型已在进行之中。

平安人寿副总经理张振堂表示,今年公司将继续加强对保险保障产品的开发和研究,对养老市场、重疾市场以及基础的大众保险市场产品进行开发或老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坚持“分红、万能”并重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分红保险的销售,适当收缩万能保险。

“从银保渠道和个险渠道来看,平安都具有较好的优势。”王小罡对平安今年保险业绩增速持乐观态度,“就个险渠道而言,我们估计首年保费同比增速为20%-30%,增长主要来自分红产品和万能产品。就银保渠道而言,我们估计首年保费同比增速超过50%,增长主要来自万能产品。”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