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报道:187公司年报平淡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187家公司年报利润仅增5.32%
·西飞国际:三倍业绩三重压力
·苏宁电器集权力保“高成长”
·天威保变详解62亿增收计划
·山东黄金:利增七成的成长逻辑
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号角吹响后,苏宁开始行动。
3月2日上午8点,苏宁电器(002024.SZ)北京安贞桥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在等着苏宁发放面值100元的消费券。这样的场面遍布全市苏宁50家门店,这一天起,北京苏宁将计划发放价值5000万元的消费券。
而三天前的2月28日,苏宁电器公布其2008年年报,年报显示:全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98.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27%;实现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48.09%。
市场人士分析,在经历了一波业绩高增长后,虽然苏宁电器业绩有滑向低潮的的迹象,但公司新的战略将也让投资者看到其做大之“实”。尽管2009年或许难有反转,但公司的新战略正为下一波发展积蓄能量。
关键指标下滑
在全球经济危机重重、企业利润大幅滑坡的背景下,苏宁电器五成的净利增长不能说太糟,但作为一家近五年高速增长的行业龙头,苏宁业绩增速下滑的事实,不得不让投资者更担心他未来的速度能否保持。
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原因,公司2008年全年收入增速明显放缓,仅为24.27%,而2007年的收入增速为53.48%。特别是第四季度,实现销售收入107.95 亿元,与同期的122亿元相比,下滑11%。同时,全年可比店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5.72%。
另一方面,公司2008年营业和管理费用增长较快,全年销售费用率为9.9%,管理费用率为1.62%,主要原因是新开门店增加,以及市场营销推广力度加大。2008年公司新开连锁店210家,重置门店为30 家,全年净增门店180家。
尽管第四季度滑坡没有恶化公司全年业绩,但2009年公司是否能摆脱第四季度的影响,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从行业来看,经济下行对家电消费的影响日益明显,短期业绩难以出现实质性的反转。长江证券最新报告认为,经济下行对家电消费影响大于超市和百货行业,且这种压力从2008年四季度以来已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该报告认为,苏宁2009年一季度将面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2008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3 亿元,同比增长67%,高基数效应对业绩增长形成的压力将极为显著。另一个原因是,2009年以来全国百家商场销售增速放缓明显,其中春节期间仅增长6.6%,家电销售尽管在春节期间有所表现,但节后出现大幅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销售压力,上游企业仍在不断发展其他渠道,同时排挤了苏宁的渠道空间,例如在长沙这样的中等城市,格力和美的专卖店就约有50余家,不少是去年新开业的。
在这种局面下,苏宁的黄金时期或许将要告一段落。
集权管理发力
但苏宁做大的战略丝毫没有改变。此前的“黄光裕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为苏宁的发展让出了空间。国美表示今年砍掉上百家门店的行为,至少可让苏宁扩张更大范围的地盘。
截至目前,苏宁已在全国178个地级以上城市拥有连锁店812 家,连锁店面积达346.20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03%;平均单店面积4263平方米,同比增长1.99%。高于国美的3575平方米。
相对于国美,苏宁的发展经历更为稳健。
苏宁总裁孙为民一直表示,苏宁的管理改革重在集权化。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大旗舰店的主导地位。做到门店数量少,但单店业绩高。提升单店平均盈利水平成为苏宁的特色,近两年的业绩显示,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虽然只占苏宁总店数的10%~20%,但是利润却占苏宁总体利润的40%~50%。而且,在核心商圈、核心位置的旗舰店更是利润保证。
2007年,公司旗舰店数量达到112家,占总门店数量的13.79%,比2007年提高了0.82个百分点。同时,随着公司向二、三级城市拓展,社区店数量增长也较快,门店占比维持在58%以上。
对此,申银万国分析师金泽斐表示,苏宁进行结构性微调是明智的,二、三级市场孕育了家电连锁的下一个发展方向,而拥有较强集客力的旗舰店将成为零售商未来制胜的筹码。
管理集权化的第二个内容是,通过B2B供应链管理系统,完善物流这一环节,既节约供应商成本,也拉近与上下游的关系。随着江苏物流基地的投入使用,目前公司已有杭州、北京、南京三个大型物流中心,另外通过对各地二、三级城市仓库的有效整编和整合,公司整体的库存水平有所下降,存货周转率持续提升,2008年达到8.73次,比2007年提升0.11次。
这一改良还提升了公司毛利率。从年报看,一至四季度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14.3%、17.3%、17.3%和20.2%。毛利率持续上升的内在原因是公司对供应商供应链合作环节的优化、包销定制产品份额的提升和收购加盟店。未来公司毛利率提升的空间仍然来自于供应链合作优化带来的双赢。
2008年年报显示,苏宁将通过全方位推进家电下乡工程,利用自身在连锁布局、采销、物流方面的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三、四级市场的渗透和控制。
金泽斐认为,随着扩张的推进,二、三级市场的门店数量占比逐步提高,2008年该比例首次超过50%,这预示着苏宁渠道下沉的发展趋势开始慢慢体现。一方面有利于公司在二、三级市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符合国家家电下乡的重要战略方向。
另外,截至2008 年末苏宁货币资金余额为105.7 亿元,扣除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余额36.3 亿元,公司持有现金70 亿元,相对充裕的现金有利于保证苏宁逆势扩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