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今年还会推出新的疫苗品种,营销队伍这一块目前也正在做。”3月10日,华兰生物(002007.SZ)的证券事务代表吕成玉告诉《投资者报》。
3月6日,华兰生物公布了2008年度报告。和往年不同,公司跨出了“老本行”血液制品,相当大一块利润来自于疫苗产品。
而随着新疫苗的不断推出,公司也将由单一的血制品企业朝着疫苗领域越走越远。
流感疫苗毛利67%
据了解,公司首个疫苗产品“流感疫苗”自去年第四季度首次上市,毛利率就达到了67%,超过了血液制品58.8%的毛利率水平,实现销售收入7327万元,收入占比15%,毛利占比17%。
“公司生产的疫苗产品效果比较理想,受到了市场的认可,订单充足。”华兰生物销售部工作人员表示。数据显示,华兰生物生产的流感疫苗目前占到市场总量的70%~80%。
“除已经实现销售的流感疫苗外,目前公司大部分疫苗项目的研发已经进入临床前的申报阶段,部分已进入临床和申请新药证书阶段。”吕成玉说。
据悉,华兰生物今年还将推出乙肝疫苗和流脑疫苗。此外,公司与中国军事医药科学院共同承担人用禽流感疫苗已经完成临床前的研究,流感裂解疫苗也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随着疫苗产品的陆续上市,公司疫苗业务有望实现更快的发展。”齐鲁证券分析师吕国良认为,由于在产品利润等方面比较稳定,所以未来几年公司业绩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血浆、疫苗双轮驱动
“公司现在的业务还是以血浆为主,今后会在疫苗这一领域多下工夫。”吕成玉说,“希望今后可以形成血浆、疫苗两大业务并重的局面。”
公司方面也表示,未来几年的时间里,将在巩固血液制品行业龙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产业链条,向疫苗、基因药物领域拓展,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集血液制品、疫苗、金银工程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大型生物制品集团。
去年,公司的主导产品人血白蛋白、静注丙球业务收入分别较上年增长11.64%、43.69%。之所以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上涨。其中,白蛋白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08年公司人血白蛋白实现销售收入约2.28亿元,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48%,人血白蛋白为公司贡献毛利1.1亿元,占所有产品贡献毛利率的38.75%。
由于近年来原料血浆供应紧张,公司原料血浆一直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使公司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其实这几年,血液制品都比较紧张。”吕成玉表示,正因为如此,公司也通过加强血浆综合利用、优化产品结构等途径以减少血浆紧张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对血浆站的收购,同时也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明芳认为,公司血浆投产量2009年有望增长,重庆武隆和巴南等血浆站经过培育,2010年贡献预计将会突出。
国金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黄挺、李敬雷认为,随着检疫期影响的逐渐消除,公司投浆量缓慢回升,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疫苗业务在上市之初就崭露头角,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将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