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建筑
冯娟/文 冲突、混搭,颠覆,也许在当下,这就是一种时尚大融合精神。而建筑和时尚似乎也总是有一种不解之缘。
2006年,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Frank O. Gehry玩起了珠宝设计,Tiffany珠宝中就有他的几款杰作。
T台上,时装设计师从哥特式建筑中汲取灵感,让哥特式风格的服饰活跃于时尚舞台。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又将建筑领域里的解构主义运用到服饰当中,让解构主义的服饰大行其道。看看这些将模特身上穿着的服装和建筑物图案摆放在一起的照片吧,漂亮服装的灵感竟来源于这些造型独特的建筑。
说起解构主义这个理念,似乎有些话长。
它最早并不是建筑领域里的一种理念,它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雅克·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的领袖。
说的通俗点,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他们的理念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而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民族性格。
总之就是要反传统!打破原有的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建筑大师法兰格利设计的毕尔保古根汉博物馆
建筑大师哈迪德的解构主义建筑
而近代崇尚解构主义的建筑师们则把这种打破原有秩序的理念带到自己的建筑设计中来,对于他们来说,他们通过建筑所要表达的理念就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基于这种理念,他们创造了一系列不符合人们常规审美的惊世骇俗建筑。这些建筑大都外形扭曲,富于运动感,充满自然的流动气息。比如,最具盛名当属解构主义建筑师代表人物法兰格利(FRANK GHREY )设计的毕尔保古根汉博物馆。
在时尚界,解构主义的时装看上去总是那么个性十足,有的造型古怪前卫,让人不能轻易接受。20世纪80年代,拥有马汀.马杰拉等新锐设计师的荷兰,和日本的三宅一生、三本耀司、川久保玲的日本代表了服装解构主义的最高水准。90年代,服装解构主义再次演化,英式解构主义开始把装饰主义和解构主义结合的华丽复古尝试。到了20世纪后期,比利时,英国,日本独有的解构主义流派交替影响整个时装界至今。
颠覆日常、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秩序,解构主义一直在各界执着创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