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方案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
导语: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中国经济主要出现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其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

记者 程志云 张向东 4月18日,在主题为“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与展望”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演讲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中国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

温总理指出,中国经济主要出现四个方面的积极变化。其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

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4.2和6.4个百分点;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8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

在"家电下乡"和小排量汽车减税等政策带动下,家电、农机等行业产销大幅增长,汽车销售创历史新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2%,初步扭转一年多来的下降局面。

第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形势总体稳定。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4.5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呈现回升态势,装备制造业和部分原材料工业出现转机。

强农惠农政策加快落实,产生积极效果。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夏粮长势较好;农资供应充足,春耕备耕进展顺利。

第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升级较快。

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工业总体增速虽然较低,但恢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强,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等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

第四是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1.2%和8.6%。五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社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改善。

温总理表示,2008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温总理同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一些,做好应对更大困难的长期准备。”他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