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仰融投资的建议
导语:看到经济观察报上登载了关于仰融计划在国内投资汽车行业的文章,想对此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读者 沙永康

2009年7月13日

编辑:

看到经济观察报上登载了关于仰融计划在国内投资汽车行业的文章,想对此事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1、天然气汽车或天然气混合动力,不是新能源。

2、天然气在中国尚不普及,加气站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车载天然气罐250kg/cm2压力,安全性要求高。

3、如果以新能源为旗号来进行项目投资,得弄明白什么是新能源?化石能源、及生物柴油、乙醇汽油、蓄电池都不是,电力也不是。

4、未来汽车动力由电力转换而来,即由电能提供,是人们的共识,但电能如何产生是关键,用蓄电池提供尚不能依赖。因此,我们得造出使用可靠的车载发电装置。同时也可用无线移动供电来给行驶中的车辆提供足够的电能,确保其较快行驶。

5、车辆驱动若由电能来提供动力,电动机能高效经济地应用于80-100km/h以下的用途,若在120-160km/h之速度应用,电动机驱动不太合理。应采用新的电力推进方式,确保车辆能高速高效行驶。

6、国内“电动汽车863”研发十几年来收效甚微,世界上比中国略好一筹,原因是框死在现有范围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另辟蹊径。即新的车载发电技术和无线供电技术,新的能源的制取,和新的推进车辆技术。这“四新”是当前技术断层面前的突破方向。这需要有眼光的发明家和有能力的企业家共同为之努力。这“四新”中有1到2项能实用,就能领先于业界,掌握这“四新”技术的研发单位和成员是汽车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7、仰融的成功历史让人敬仰,但历史很难重演。今天的东山再起必须选准基准点。建议先投1亿-2亿元,在国内建设“四新”研发基地,将之形成小批量规模,再谈投“831111”项目。

8、建议在靠近上海安亭的地方,设立一个研发基地,整合“四新”团队,用2-3年时间达成之,再徐图大业,或者“四新”研发与“81111”同步推进实施。

江苏常熟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 沙永康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相关产品

Baidu
map